2025-07-28 20:36:36
王毅帆 杨兴东
近日,“AI客服转人工服务困难重重、答非所问”的现象引发网友热议,消费者普遍反映企业在转接人工前设置多轮引导式提问、将转接入口深藏菜单等障碍。这一现象本质上暴露了企业在应用AI技术时忽视用户实际服务需求的倾向。
AI客服本是科技赋能服务的成果,标准化回复,7×24小时在线,为企业降本增效,也给部分用户带来便捷。可现实中,它却逐渐“异化”。为调查这种情况,有媒体记者拨打了不同行业的十余家知名企业的客服热线,多数企业转接人工服务时间长且过程烦琐。在转接过程中,AI客服先给出两个选项,再细分了4个二级菜单,当记者成功转接到人工客服时,时间已过去2分25秒。企业把人工入口藏进多级菜单,让转人工成“闯关游戏”。消费者想解决复杂问题,只能在机械问答里反复周旋,耗费时间精力,满心期待化作无奈烦躁,“智能服务”反倒成了服务阻碍。
从投诉数据看,2024年,全国关于智能客服的投诉同比增长超过50%。“转人工难、答非所问”成焦点,这背后是企业对“降本”的过度追求,忽视了服务本质。据媒体报道,雇佣一名真人客服月薪约四千元,而智能客服月费最低仅258元。然而,AI客服虽能替代流程性工作,却无法替代人类的情感与精准判断。当用户遇到复杂难题、带着焦虑情绪时,冰冷的算法难理解诉求,更给不出贴心回应,企业看似省了成本,实则透支用户信任,埋下口碑隐患。
科技发展从不是目的,让生活更便捷才是。不管是AI客服还是人工客服,能够解决问题才是值得肯定的“好客服”。AI人性化,人工智能才会成为连接企业与用户的便捷桥梁,而非阻隔彼此的屏障。
(作者系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新闻学专业2024级本科生;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责编:李焱婕
一审:李焱婕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易博文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