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岛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8 11:42:37

文/蒋集政

南澳县是广东唯一海岛县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入华夏版图,归南海郡揭阳县管辖。南澳之名,始记于宋代,据明《东里志》载:“宋淳熙七年(1180年)杨万里为广东提点刑狱,先是海寇犯南澳,万里命诸郡兵讨平。此南澳一名见于记载之始”。

南澳岛曾有“岛南”“瀛南”“井澳”“白城”之称。南北朝以前,南澳居民主要集居于主岛南部的云澳,故称“岛南”;南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南澳所属义安郡改名瀛州,南澳在瀛州南面,故称“瀛南”;《南澳志》载,“南澳,古之井澳也。城北有古井,清甘上出,相传有南澳即有是井,故名井澳”;明万历四年(1576年),诏设南澳副总兵,首任副总兵白翰纪在深澳圈地建城,为纪念其功绩,称南澳为“白城”。

也就在明万历四年,始置南澳镇,属潮州府。此后,南澳建置名称多有变革,至1912年改设南澳县。新中国成立后,南澳建置几经立撤分并,于1959年恢复县级建制,1983年属汕头市管辖。

南澳大桥是进出南澳岛的唯一陆路通道。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南澳大桥2009年开工建设,2015竣工通车,全长11.08公里,这座牵莱芜接山尾的桥梁西起汕头市澄海区莱芜东至南澳岛长山尾是广东省第一座真正意义的跨海大桥,也是承载着世世代代汕头人梦想的一座大桥

南澳素有“潮汕屏障、闽粤咽喉”之称自古以来就是东南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被称为“海上互市之地”郑和七下西洋,曾5次途经南澳。南宋皇帝、南明监国鲁王、戚继光、郑成功、刘永福都来过南澳,留下古宋井、总兵府、雄镇关等许多历史遗迹。

宋井位于云澳镇澳前村东南海滩。南宋景炎元年1276,因元兵进迫,礼部侍郎陆秀夫和大将张世等护宋帝赵昰退经南澳,驻跸澳前村,在此为宋帝及随行人员开凿三口淡水井,分别称龙井”“虎井”“马井

三口宋井原在山坡上,由于地壳变动逐渐沉入海滨变成海滩井,时隐时现,神秘莫测。据载,自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以来,龙井再没“浮现”;19697.28”台风时马井、虎井同时露出,相隔约20此后虎井也再无踪影。现存宋井为马井,虽离大海仅10左右涨潮时海水灌退潮后水质清纯甘甜,久贮不腐,因而被称为神奇宋井

宋井史称“太子楼井”,因当年与宋帝赵昰以前逃亡的还有太子——赵昰之弟卫王赵昺,赵昺的临时住处后被称为“太子楼”。太子楼虽已不再,只留遗址,但来到宋井景区,品尝宋井水,伫立“宋井亭”,仍可感受“潮声宋韵”,体验“九曲桥边宋井淡,五瓴亭外帝潮深”。

总兵府位于深澳镇万历四年1576)由时任副总兵晏继芳建造,万历九年(1581年)副总兵侯继高增建后楼,成为一个完整的总兵衙署,是全国唯一的海岛总兵府。

明清时期这里先后157147位正副总兵赴任,民族英雄刘永福曾任南澳总兵官。因地震破坏,原貌大部分消失,现存建筑为1983年重建,1999年汪道涵上岛考察时欣然题字闽粤总镇府。之所以是闽粤总镇府,是因为南澳岛“天高皇帝远”,朝廷担心南澳岛拥兵自重,便将面积不足118平方公里的南澳岛以雄镇关为分界,由两省管理。总兵府前有两棵大榕树,已有400年树龄据说明朝末年郑成功曾在其中一棵树下讲演,招兵收复台湾,此后人称招兵树

雄镇关位于云澳和深澳交界处山脊上,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两次重建。雄镇关是中国海岛中独一无二的重要军事关隘,关高约10米,围约350米,清《南澳志》载:“戚继光破吴平道出于此”。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为围剿南澳吴平,闽浙总兵戚继光曾领兵5000人来援。“雄镇关”被列入《中华名关》一书,石匾下有联“雄跨南北双方脊,镇摄云深两澳关”,关门南嵌“云深处”石匾,说明雄镇关之险要。

雄镇关内有云深古寺和真武庙,云深古寺大门有联“云深远观西天岭,古寺傍依雄镇关”。当时,海警起则派营弁率兵驻关防堵,事平兵撤,责成僧人朝夕守望。关前西侧真武庙门顶书有“威镇南天”4个大字。

潮汕自古多庙宇,从面积不足118平方公里的南澳岛可见一斑,岛上还有南山寺、金山寺、云盖寺、石潭寺、龙珠寺、武帝庙等庙宇。

过南澳大桥,逆时针方向沿环岛高速公路至钱澳湾度假村,湾畔半山坡上有一座石潭寺,俗称“钱澳庵”,是进入南澳岛所见第一座寺庙,始建于光绪戊寅四年(1878年),1926年再修,1986年重修。石潭寺背倚鸡翁石山修竹茂林,面朝南海碧波浩渺,可谓“石秀峰奇藏古寺,潭清海碧映禅心”。

南山寺位于深澳镇,始创于明末,由火神爷小庙扩建而成,令人称奇的是南山寺三字竟是出自两人手笔,分别由两位和尚先后书写,一人书写“南山”两字一人书写“寺”字但数百年过去如果无人提醒,竟没人看出笔落与结构饱满典雅,笔划一体无异,奇哉妙哉!

最令人意外的是叠石岩”,开始以为是一个特色叠石景观,导航抵达后,才知位于雄镇关西侧群峰环绕山谷之中叠石岩,是一座被誉为天南法的宗教名刹由高僧释仁智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创建,因佛寺右侧山巅上有两块巨石巍然相叠,甚为奇特,故名叠石岩,为海内外潮人黄檗派祖堂。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那块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的陨石,就是叠石岩中的巨石。

而南澳岛最具标志性的景观,我以为应属位于青澳镇的“自然之门”。自然之门是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青澳湾北回归线广场,处于北回归线与我国大陆东岸交点处,是我国建成的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之一,也是唯一位于海岛上的北回归线标志塔。

标志塔设计采用汉字字演变造型,球体半径3.21米(对应春分321日),悬臂长6.22米(对应夏至622日),从底座到球体高12.22米(对应冬至1222日)两边门柱倾斜角度23.50度(对应北回归线纬度)。每当夏至正午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影将穿过“自然之门”上方圆球中心圆管,投射地台中央,达到“立杆不见影”的效果。

青澳湾金沙滩被誉为广东最美沙滩之一,绵延2400米,坡度平缓无礁石,金沙滩海上日出是南澳岛最佳景观之一。当晚入住青澳湾半山坡的宜必思·尚品酒店选择一个面海的房间,推窗见海,房价虽然贵了些,但翌日清晨遇上了难得的好天气,酷爱摄影的爱人在房间露台上利用延时摄影记录下了壮丽的金沙滩海上日出,连说房间再贵些也值了!

南澳岛国家森林公园是南澳岛之行的最后一站。公园三面环海,海拔落差奇特,地形多样,山谷坑涧众多,构成特有小气候环境,年均气温21.5℃,是一个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保健功能一体的生态型公园,有龟埕景区、黄花山书法石刻园、大尖山景区、牵莱园景区等主要景区,开辟妈庙朝圣、长山尾炮台、大潭石刻、鹰石山刻、南澳抗日纪念馆、知青旧址等人文景观。

龟埕景区有百龟寿园群雕,主龟长8米、高2.6米、重约80吨,为中国同类石雕之最,有“中华龟王”之称。黄花山摩崖书法石刻园镌刻有中外知名书法家墨宝1300多幅,是中国最大规模摩崖石刻园。牵莱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有冬瓜石、长山尾天后宫、清代长山尾炮台。大尖山海拔588米,是汕头市最高峰,上下主峰游步道约4000级,登顶可俯瞰群峰山峦叠翠,极目南海烟波浩渺,远眺潮汕平原广袤无垠……

南,表示在南方,澳,指海边弯曲可停靠船舶之地。南澳岛,不仅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是东南沿海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是中国唯一全岛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不仅运输之船的停泊港,也是人生之舟的泊息地。

(作者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责编:蒋茜

一审:蒋茜

二审:甄荣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