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泉水镇:“民生为本,代表先行”的履职群像

  人民之友   2025-07-25 16:05:37

“心怀人民,肩负使命”。汝城县泉水镇的市、县、镇人大代表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宗旨,深入基层、倾听民意、为民解忧,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代表行动汇聚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绘就出一幅幅美丽、和谐、富裕的乡村新画卷。
泉水镇人大主席许祥说:“民生为本,代表先行”。泉水镇的人大代表以人民的幸福和汝城的发展为己任,他们的身上展现了一种为民履职的使命担当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邓永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多为群众办些实事

邓永红郴州市人大代表、旱塘瑶族村党支部书记倾听群众的呼声,听取他们的建议,把本地产业,争取做大做强。近几年,旱塘瑶族村先后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湖南省“十大最美茶叶村”、“湖南省文明村”,是汝城县唯一全覆盖的“一村一品”茶叶专业村,昔日穷山窝实现了精彩“蝶变”。

为推广旱塘村的旅游资源,邓永红每次参加市人大会议,都会提出一些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为此,旱塘村修建了茶园观光游道、茶山观光亭,安装了景观灯,并建立了茶文化体验馆等设施。他还带头发展民宿旅游,几年来吸引了大量游客。目前,旱塘村的茶叶种植面积达到5200多亩,年产红茶15吨、绿茶100吨,年产值3000万元,吸引外出务工村民也逐渐回乡创业。

胡开:为民解忧办实事,八年纠纷终化解

汝城县人大代表胡开群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代表的责任与担当在走访群众中得知,秀岭村一起长达八年的山林界址历史遗留纠纷后,没有回避,积极建言并参与调处,以坚定的决心和勇气,直面这一棘手难题。

深入田间地头,走进村民家中,与群众促膝长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不辞辛劳反复调研,全面了解纠纷的来龙去脉,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每一个声音都认真听,用自己的耐心和细心,搭建起了与群众沟通的桥梁。经过他的不懈努力,这起长达八年的历史遗留纠纷终于得到了成功化解。村民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谢谢你们,帮我们村解决了个大难题!”这句朴实的话语,饱含着村民们对人大代表深深感激之情。

朱友军:付水“小”水表泉水“大”变化

2024年付水村老旧供水系统带来诸多不便,泉水镇人大代表、付水村党支部书记朱友军积极建言主动作为,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积极奔走争取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通过水管改造,更换智能水表,改造工程实现了用水数据的精准计量与远程监控,既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又为村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透明的缴费服务。这一“小”改变,让节水意识深入人心,也让乡村管理迈上了新台阶。

随着改造工程的逐步推进,付水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清澈的泉水通过崭新的管网流淌进每家每户,村民们告别了以往水不稳、水压不足的困扰,享受到了稳定、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宋晖:一实事,路灯暖民心

“以前走夜路,要么摸黑要么拿手电筒照着,心里总是有些不踏实。”这是前见民共同的生活写照,黑暗中潜藏的安全隐患,让村民们的夜间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也让大家的心蒙上了一层担忧的阴影。

泉水镇人大代表、前见村党支部书记宋晖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积极行动提出建议。镇人大主席团了解到路灯缺失这一问题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困扰后,通过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将其列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力解决。如今12盏崭新的路灯矗立在前见村的街道两旁,坳头渊组巷道安装了6盏新路灯,当夜幕降临,这些路灯齐整地亮起,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整个村庄。

宋生清:南水村1000余户村民告别“用水难”

“以前到了冬天,洗菜都得省着水用,现在水龙头一拧就有干净水,种庄稼也不愁灌溉了!”5月,南水村村民宋清全拧开自家水龙头,看着清澈的水哗哗流出,脸上满是喜悦。

3月,泉水镇人大代表、南水村党支部书记宋生清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短短数月间,拦水坝拔地而起,储水池蓄满清泉,崭新的自来水管道将大源山水库源头活水引入千家万户,彻底解决秋冬旱季的用水难题。与此同时,900余米新修水渠蜿蜒田间,为800亩农田注入“生命之源”,曾经因缺水“喊渴”的土地,如今重焕生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通过市、县、镇人大代表开展一系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活动,一条条建言献策犹如一盏盏明灯,为汝城县泉水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议和意见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落实。一个个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稳步推进泉水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编:郭宸

一审:郭宸

二审:苏莉

三审:唐婷

来源:人民之友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