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报》 2025-07-24 17:52:20
7月7日,《人民日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特刊与央视《央视新闻》同步报道了株洲抗战离休干部张庆功的英勇事迹。这位近百岁的老人,用一生铭记着那段血与火的岁月,每一道皱纹里都刻着家仇国恨的印记。
1941年腊月十六,山西沁源义村的山坳里,15岁的张庆功正和家人躲在破旧窑洞中。日军扫荡的枪声越来越近,一岁半的小弟弟突然啼哭,母亲慌忙捂住他的嘴,却已来不及——哭声引来了日军。母亲一把将三个孩子推下陡坡:“顺着山坡滚下去,快跑!”张庆功抱着头滚进荆棘丛,回头时,窑洞已被机枪扫成血窟:母亲紧紧搂着小弟,妹妹蜷缩在角落,三伯母倒在门边,父亲倒在血泊中,几天后重伤离世。
1942年2月,16岁的张庆功怀着家仇国恨加入八路军太岳军区独八团,上午领装下午便上战场。首次冲锋,子弹擦耳而过,战友血溅其面,他毫不退缩。后因汉奸告密,部队被日军包围,突围时他小腿中弹,鲜血浸透裤管。老乡将他藏在地窖,每日送草药疗伤。七八天后,他拄棍追上队伍,继续战斗。
同年3月中旬,独八团夜袭沁源县城关日伪据点。张庆功所在三连为中路,摸向日军指挥所。月黑风高,战士们割断哨兵喉咙,炸开院门。指挥所内,两个日军军官酩酊大醉,张庆功和战友用刺刀抵住其后背,喝令缴枪。战斗结束,南北两边的伪军和日军误认对方为八路,自相残杀,横尸上百。我军无一伤亡,日军元气大伤,数月不敢出城扰民。
1943年秋,张庆功接紧急任务,需从马家村直线穿越日军据点,给马森村团部送信。50多里路程,要过沁源县城关据点,探照灯如鬼眼扫射。他选快马,揣手枪和手榴弹出发。接近据点150米时,机枪扫射,战马受惊狂奔。他紧贴马背,子弹擦马尾而过。冲过射程,他松了口气,战马浑身是汗仍驮他奔向团部。交信返回时,他发现两个汉奸盯梢,悄悄靠近后突然翻身上马,扬鞭疾驰,回头甩出手榴弹,汉奸抱头鼠窜。
1955年,张庆功转业到株洲,在洗煤厂、模具厂默默工作,直到1983年离休。他的胸前,挂着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每一枚都浸着血与火。
《文萃报》3470期综合《株洲日报》、株洲新闻网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范彬
来源:《文萃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