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志联动,绘就终身学习新图景—— 长沙县松雅社区 “星光” 学苑建设小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4 10:02:23

通讯员 袁平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振亚

“开!”随着孩子一声响亮的指令,小风扇应声启动、飞速运转。“哇~我的声控电风扇做成功啦!” 现场随即响起孩子们雀跃的欢呼。​

7月17日,长沙县松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5楼会议室内掌声阵阵,30名孩子在志愿者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了科技小制作。这场热闹非凡的科技素养课,正是长沙县松雅社区“星光”社区学苑暑期课程的生动写照。​

自 2025年初项目启动以来,这个由长沙市、县两级社会工作部支持,松雅社区联合长沙县星辰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共同打造的学习平台,已开设特色课堂60节,吸引1360人次参与,深受社区居民青睐。​

让“家门口的学堂”成为邻里纽带​

“以前接送孩子时和其他家长只是点头之交,现在一起上周末美育课,课后还会约着带孩子一起玩,都成朋友了!”松雅社区居民李女士的话语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松雅社区“星光”社区学苑聚焦“学习+社交” 双重功能,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的课程体系:针对儿童开设周末美育课堂、科技素养暑期课堂;为老年人设计电吹管公益课堂;面向亲子家庭推出小儿推拿公益课堂;推出老少同乐暑期课堂,促使不同年龄层居民增进互动、熟络往来,有效打破了代际隔阂。​

“星光”社区学苑开设小儿推拿公益课

为降低居民参与门槛,“星光”社区学苑采取“无偿+低偿”的收费模式,特色课程仅收取10元-30元材料费,针对困难居民则免费开放,真正实现了低成本学习。“屋门口就能学技能,这样的课堂我们都爱来!”65岁的电吹管学员王阿姨笑着说。课堂内外的频繁交往,让社区的陌生感渐渐消散,邻里互助的氛围也日益浓厚。​

用“志愿红”织密社区资源网​

“星光”社区学苑创新推行 “课堂主理人” 模式,鼓励有特长的居民化身志愿者讲师,主导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工作。志愿者张蓉深耕小儿推拿领域多年,她开设的6节育儿课堂,为30余名妈妈传授了实用的家庭保健知识,深受学员好评;音乐老师陈庆师发起社区电吹管公益课堂,40余名居民踊跃报名,在他的系统教授下,学员们的演奏技巧不断提升,如今社区广场上时常能听到他们悠扬的合奏声。​

“星光”社区学苑开设电吹管公益课

与此同时,“星光” 社区学苑积极联动高校、专业机构拓展 “外援”,打通了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通道。学苑与长沙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合作开设亲子美育课堂,联合湖南劳动人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推出老少同乐暑期课堂。以专业志愿者为主导的师资库,让课程既饱含 “邻里温度”,又具备 “专业深度”,更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了社区居民与志愿者讲师的共同成长。​

小课堂激活社区治理“大能量”​

“‘星光’社区学苑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开课’,而是通过搭建学习场景,撬动社区资源整合与居民能力建设。”“星光” 社区学苑项目负责人介绍道。社工团队在其中扮演着 “资源链接者”“能力培育者” 等多重角色:一方面主动对接高校、企业等资源,为学苑争取物资、师资和资金等支持;另一方面通过 “赋能培训” 培育社区志愿者骨干,引导居民志愿者参与课程开发、课堂管理、活动策划等工作,目前已有多名志愿者成长为稳定的 “课堂主理人”。​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探索出 “低偿收费反哺社区” 的可持续模式:课程主理人将部分授课所得捐入社区发展基金,用于支持社区公益和民生服务;低偿收费在覆盖教材、耗材成本的同时,也让居民树立起 “公益有价、共建共享” 的思想意识。​

“星光”社区学苑老少同乐课堂现场

通过学习场景的搭建,松雅社区不仅提升了居民的技能素养,更培育出一批 “有热情、有能力、有担当” 的志愿者骨干,他们积极参与到社区环境整治、防诈骗宣传、困难老人探访等志愿服务中,助力社区营造起互助友爱的良好氛围。​

松雅社区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社区将继续深化“星光”社区学苑模式,计划新增 “银发数字技能”“青少年科技素养”“非遗体验”等课程,同时扩大学苑师资队伍,与周边社区共享师资与课程资源,让“以学聚心、以学促治”的经验在更大范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责编:王振亚

一审:王振亚

二审:王文隆

三审:邹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