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评论丨生命尊严当超越国族藩篱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3 22:05:12

朱永华

7月21日,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京召开,8名个人和2个群体获“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称号,40名个人和10个群体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其中,去年因救护日本母子而不幸罹难的胡友平女士获“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称号。

2024年6月24日,苏州高新区塔园路新地中心公交站台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造成3人受伤(其中1人为中国籍,2人为日本籍)。犯罪嫌疑人周某某被当场抓获,而胡友平女士在阻止嫌疑人犯罪过程中受伤严重,经送医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胡友平用身躯为素不相识的日本母子筑起血肉防护之墙,表现了大无畏的毅勇。她的名字被镌刻在“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的丰碑之上,是国家以最高礼赞致敬平民义举。正如日本驻华大使馆降半旗致哀时所言:“她的勇气与善良代表了广大中国民众。”这种跨越国界的生命守护,让世界看到中国民间最朴素的善意,也为中国国际形象注入温暖色泽。

胡友平女士见义勇为的事迹令人尊敬,其生命逝去更是令人扼腕,不论是中国媒体还是国外媒体,都纷纷赞扬胡女士的精神。但值得警惕的是,个别网民借题发挥,在网上煽动中日对立、挑动极端民族主义,炮制各类极端言论。尽管有关部门和平台采取坚决态度打击此类违规内容和账号,极端的仇日情绪和狭隘的民族论调仍然在一些角落蔓延。

人类文明演进至今,和谐共进是主旋律,全人类共同价值必须得以维护和弘扬,生命尊严不应为人为的国族藩篱所羁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谛,就在于承认每个生命的价值是平等的。孔子“仁者爱人”的训诲不分夷夏,当今人类更应该具有开阔胸怀视野,在“一条大船”上守望相助。以国籍判定生命贵贱的思维,不过是被历史阴霾扭曲的现代巫术。

回望中日两千年交往史,鉴真六次东渡的佛光与遣唐使络绎不绝的身影,见证着文明互鉴的浩荡长河。家国恩仇固然要铭心刻骨,但将历史罪责转嫁于妇孺之身,则不利于“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胡友平获得英雄称号不仅是其个体荣光,更是对文明进步的充分张扬。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星辰大海中,唯有超越狭隘的民族仇恨、致力于全人类和谐发展的智慧才能引领航程。

责编:周泽中

一审:周泽中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