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4 09:30:22
赵伟
如果父亲仍然健在,今年要庆贺老人家九十寿诞了。至今仍记得十年前那个冬夜的零点时分,我忽然接到医院重症室医生打来的电话,电话里传来急促促的声音“你父亲走了,你们快来下......”我听后心里猛地一震,随即“哇”的一声哭出声来。父亲久患沉疴,已卧床多年,尽管对父亲离去早有思想准备,然而当这一刻真正来临时,那种从此天人永隔的哀痛让我有瞬间被抽空的感觉,我一时真无法接受从小育我护我的坚强父亲就这样极其虚弱地走了。
很多年后,每当回想当时的一幕,仍能使我情绪久久难以平复。时光匆匆,似转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已整整十年了,快逝的时间并没有淡漠我对父亲的思念,随着自己的年岁渐长,这种思父之情反而愈发悠重,脑海中经常如电影般回放有关父亲的场景。和父亲相处的几十年,我深深地感受到父亲正直、善良和朴实无华的担当品格。父亲平凡普通的人生契合了特定历史背景下不一样的思想境界,这种境界折射出了父亲不普通的那一面。
父亲1935年生于湘潭县中学附近的长园里(今属雨湖区云塘街道,紧邻湘潭市一中)一个贫困农民家庭,自幼因营养不良致身体羸弱多病,10岁方入私塾读书,但父亲学习刻苦用功且记忆力惊人,两年私塾所学的18本课本摞在一起有半尺多高,他可以不间断地一口气背下来。12岁丧母后即辍学务农,暇时跟人学会计。16岁时激情满怀参加了修建大托铺机场、整修洞庭湖的劳动大军。由于当时当地父亲算是小有文化的人,1953年刚满17岁即担任了河西区(今雨湖区部分)护潭乡乡秘书,1955年又到《建设报》报社(时属湘潭地委机关报)从事照相制版工作,1956年《建设报》停刊后回到云塘乡任工交办主任、农机总厂党支部书记等职务。
基层农村工作为父亲提供了努力耕耘的沃土。由于父亲爱钻研、有魄力,处事公道,在生产劳动中常常能带头苦干,并严以律己,他摸索的“菜猪鱼一体化”工作思路在实践中获得了较大成功,丰富了集体经济内容,受到了上级和群众的肯定。1964年父亲被湘潭市推荐参加湖南省劳动模范群英表彰大会。散会后,父亲胸戴大红花被锣鼓簇拥着返回湘潭。
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负责人,父亲一直抱有想改变集体经济面貌进而改变群众困难境况的心愿。父亲为筹备设立队办经济实体而东奔西走,倾注了大量心血,经常加班到深夜。那时,父亲加班身边常备有一只热水瓶,肚子饿得叫时,宵夜自然是没有的,通常就是不断喝白开水对付,也就是那时,父亲得了严重的胃病。汗水终于换来成果,随后的几年中,大队综合机械厂、食品加工厂、立体综合种养场、酒厂、饮食店、副食南杂代销店等队属经济实体相继成立并运营。
父亲经常对我们讲,他是旧社会过来的,吃过不少苦,搭帮党让我们有口饱饭吃有个房子住,能够光荣劳动,感到很知足很幸福,要感恩哩!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父亲始终将自己定位于一个能干事多做实事的普通的农村基层干部,一心扑在工作上,对个人的所谓前途之类的东西考虑不多。
对于工作上的事,无论大小,父亲却比什么都上心。父亲对生产队里的“五保户”老人也特别上心,逢年过节上门看望这些孤寡老人成为他立的头等优先规矩,平常也总是想方设法及时解决老人们的生活困难。一次父亲的重度胃溃疡病发,剧烈的疼痛让父亲连续卧床几天不能动弹,当时一个叫“印八娭毑”的五保老人不知哪里得到消息,不顾八十多高龄晚上七点多颤巍巍地走到我家,打开随身携带的手巾包并从包里取出平日里攒的八九个鸡蛋,说是来看父亲,这一幕竟把我父亲感动得流泪了。
生于斯长于斯的父亲对这片土地的人有着厚重的情感,群众也报以父亲朴素真挚的口碑,以至于后来父亲离开这里到其他单位工作很多年后,仍有很多原先的老朋友老同事经常来看望他。
父亲对工作的热忱并不影响对家庭的担当对孩子的关爱。我6岁那年有次随邻居伙伴到离家十余公里的下摄司一带扯猪草,时值盛夏午后,我因中暑竟然在草垛上昏过去了,同行的一个伙伴见状后惊慌失措地跑回去报信,父亲得信后放下手中的事连走带跑(父亲不会骑自行车)急匆匆朝我们所处的位置赶过来,其时我早已醒过来并背着草蒌往回走了,当两路人在一大桥头相遇时,父亲那个高兴劲儿真的难以形容,他双手捧着我的脸反复地又捏又拍,随后又难得爽快地带着我们到十四总华北春饮食店每人吃了碗馄饨作为犒赏。
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次我看见有同学削铅笔时竟然不是用小刀削而是用精致的铅笔刀旋削,那削出的木花好有趣好漂亮,我好羡慕啊,于是回去便吵着向母亲要,在经济困难物资匮乏的年代,尤其对于农村家庭,铅笔刀这玩意已经是学习用品上的奢侈物了,不像现在说买就买,就能买到。父亲在一旁听了我的描述后,平静地对我说:“莫急咯,我来做一个。”说着开始动起来,父亲用的方法今天看起来是极其原始笨拙而可笑的,他锯下一个小方木头,在木头中间钻个圆孔,然后在边上再开条缝,把平常刮胡子用的刀片从缝里塞进去用绳子固定,模仿铅笔刀的原理去旋削铅笔。父亲为满足我这要求忙活了半晚,结果自然是不成功的,但我此后再没有向父亲提出过类似要求了。
有人说,有母亲的日子真好,但我也要说,有父亲的日子真好!父亲在外是伞,在家是天,是柱,是力量的臂,是安全的港,父亲就是家的底气。父亲好强一辈子,哪怕是在晚年前后中风7次,每次他都倔强地挺立过来,坚强地面对生命,直至最后一刻。父亲固然是平凡而普通的,但正如时代之微尘,落在个体身上都是一座山,父亲撑起了外面的伞,也撑起了家里的天。属于父亲的那个时代已然远去,但父亲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工作的务实态度,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对家庭的担当,我觉得是传承给我的一笔不菲的精神财富。
责编:刘瀚潞
一审:刘瀚潞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