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逐梦人刘嵩琛:乡村走出来的书法家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2 11:48:28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伊婷 通讯员 曾玲娜

1965年,刘嵩琛出生于湖南邵东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刘香雁半耕半读,家中笔墨纸砚常伴晨昏。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年幼的刘嵩琛耳濡目染,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

命运多舛,14岁那年,刘嵩琛不幸罹患髋关节炎,落下终身残疾。生活的变故、身体的不便一度让他陷入心理困境,甚至一度自闭。人生至暗时刻,书法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他将满腔情感倾注于笔墨之间,每天蘸水在地面练习,一练便是数小时。在父亲的启蒙下,他不仅习得汉字之形,更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书法之神韵。书法,成为他走出阴霾、重拾信心的力量源泉。

随着年岁增长,刘嵩琛对书法的热爱愈发炽烈。他四处寻访名师,广泛涉猎各种书体:从古朴厚重的隶书,到飘逸灵动的行书,再到端庄严谨的楷书,无不潜心钻研。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他逐渐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

27岁那年,刘嵩琛步入婚姻殿堂,并开设了一家与文字、书法相关的店铺,靠刻碑、写对联维持生计。虽生活清贫,却在书法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然而,命运再次给他以考验。8年的婚姻戛然而止,他带着年仅4岁的儿子离开家乡,远赴贵州三穗县。

在三穗县,刘嵩琛开设了一家半书店,一边经营生意,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书法知识,同时将所学传授给学生。2002年,他在全县书法、绘画、摄影展中荣获成人书法组三等奖。这个小小的奖项,点燃了他心中的希望之火,坚定了他将书法作为人生方向的信念。

在贵州期间,刘嵩琛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萌生了将书法作为终身事业的想法。2003年,他迎来人生重要转折——进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书法专业研修班,师从著名书法家陈羲明先生。在高手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中,他的书法技艺和艺术修养得到显著提升。

2006年,带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刘嵩琛回到阔别18年的家乡邵东。他租下三间民房,创办了邵东市英才书法培训中心。

创办之初,条件异常艰苦,前来学习书法的学生寥寥无几,收支严重失衡。面对质疑和劝阻,刘嵩琛坚定地说:“看准目标,贵在坚持!”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培训中心逐渐赢得口碑,前来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而最让他欣慰的,不是收入增加,而是经他指导的学生在各级书法比赛中频频获奖,他本人的作品也在各类展览中屡获佳绩,被多家艺术馆及社会人士收藏。

没有沉醉于荣誉之中,刘嵩琛将每一次成绩视为新的起点,对自己提出更高的奋斗目标。作为承志堂第七代文化传承人,他还致力于挖掘、研究与保护承志堂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懈努力。

如今,刘嵩琛身兼多职:中国长城书画院特聘书法家、《人民美术》签约书法家、颜真卿书画院名誉院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邵阳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邵东市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尽管身体残疾、行动不便,刘嵩琛对书法的热爱始终如一。他在邵东市八一路开设店铺,坚持每日练习、创作,用手中的笔书写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展望未来,刘嵩琛表示将继续深入研习传统书法精髓,同时大胆吸收现代艺术元素,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气息与个人风格的书法作品。在书法教育方面,他也计划投入更多精力,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编:黄伊婷

一审:黄伊婷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