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黄精“链式”破局,解锁生态价值实现密码

张波     2025-07-21 20:41:1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张波 

在森林覆盖率达70.41%的新晃侗族自治县,173万亩林海孕育的黄精品质卓越,其70.9%的浸出物和27.7%的多糖含量远超国家标准,堪称黄精中的“贵族”。如今,这深藏山林的珍宝通过“链式”发展模式,成功破解了生态价值转化密码,撑起30亿元产值版图,让“绿叶子”变作“金票子”,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富绿共生的乡村振兴之路。

从林间野生药材到年交易量占全国1/3的支柱产业,新晃黄精已实现年加工交易干货7000吨、鲜品3.5万吨的规模。当产品成为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馆指定用品,并接连拿下8000万元越南出口订单与9200万元泰国订单时,这株带着侗乡泥土气息的植物,早已跨越山海成为国际舞台的“中国名片”。在天雷山万亩林下生态种植示范园,树林下黄精连绵成片、郁郁葱葱,这是新晃5万余亩种植版图的缩影——8个千亩以上、21个五百亩以上示范基地星罗棋布,472家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400亩母本园与1000亩育苗大棚中,2亿余株种苗正为产业注入活力。“中国・新晃黄精国际城”加工园区的 12家企业,更形成10万吨鲜品年加工产能。

新晃黄精的成功,深藏于其“链式”发展的五组核心密码之中

“林长+链长”政策链:设立1000 万元产业资金池护航,通过每亩 1000 元以奖代补、50% 贷款贴息、80% 保险补贴,配“黄精贷”“黄精保”等专属金融产品,为产业系牢坚实的“政策安全带”。

“林上+林下”生态链:恪守“不与粮争田、不与农争地”原则,在海拔300-800米阴坡林地,大力推广“油茶—黄精”“松—黄精”等林下共生模式,“百村万户十万亩”行动的推进,让林地真正实现了“一地生两金”。

“租金+薪金”利益链:“山主—合作社—林企”联动机制有效激活林地经营权,林地流转年租金稳定在35元/亩,林农务工日均收入100-120元,年增收超万元成常态,利益共享机制稳固。

“药品+食品”研发链:依托全国首个国家黄精产业研究院,制定 6 项地方标准,成功开发 30 余种深加工品九蒸九晒黄精丸、黄精护肤品等让附加值提升 5-10 倍,实现“一颗黄精卖黄金价”的飞跃

“品牌+文化”价值链:成功斩获“中国生态黄精之乡”等8项国家级荣誉。通过文化旅游节、精品体验线路、特色养生餐饮等多元载体,将黄精打造成文旅融合的“新IP”,品牌价值与文化内涵持续提升。

这组“链式”密码有力证明:守护绿水青山就是积累发展财富,做强特色产业就是夯实民生根基。如今,“新晃黄精”不仅是一个地理标志产品,更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生动代名词。这条“链式”发展之路,正引领着深山瑰宝持续释放生态价值,照亮乡村振兴的“黄金未来”。

责编:黄欣然

一审:易鑫

二审:李夏涛

三审:肖畅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