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1 16:36:15
谢勋超
思想政治工作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在监督执纪、审查调查中能够促进被监督对象、审查调查对象的思想转化。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对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监督实践中加强思想教育,提升监督效能。在专项监督中强化思想沟通。专项监督聚焦特定领域或突出问题,具有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特点,纪检监察干部需要与被监督单位领导班子及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思想沟通,详细阐释专项监督的目的与重要意义,让被监督方充分理解监督是为了推动工作更好开展、保障事业健康发展,以此赢得他们的支持与积极配合。对于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秉持解决问题的宗旨,与被监督单位携手合作,深入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共同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如在开展“靠企吃企”问题专项监督时,纪检监察干部应讲清“靠企吃企”的危害,通过“触初心、促说清”谈心谈话,解决领导干部的思想顾虑,进而让其先自查自纠、主动说明问题,退缴可能的违纪款项。在日常监督中强化思想引导。日常监督中,通过廉政谈话对党员干部展开思想引导,帮助党员干部剖析问题根源,重塑正确的价值观与权力观。如在廉政谈话中,纪检干部发现有党员干部因长期处于重要岗位,面对诸多利益诱惑时出现思想波动,那么可以从该干部的工作经历出发,结合过往类似案例,耐心地为其分析思想偏差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引导其重新审视自身职责与权力的本质,使其及时走出思想误区。
在审查调查中加强思想工作,促进疏导转化。注重审查调查前的心理疏导与政策宣传。审查调查中,心理疏导非常重要,纪检监察人员在谈话前可通过拉家常、关心其生活等方式营造轻松氛围,逐步拉近与审查调查对象的距离,建立起信任关系。同时,向审查调查对象系统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其端正态度,积极配合调查工作。注重审查调查中的情感感化与思想教育。审查调查过程中,有些对象不愿说、不敢说,这需要运用情感感化策略,让其切实体会到组织教育挽救的诚意。通过讲述违纪违法人员在组织教育帮助下成功改过自新、重新回归正轨的真实案例,让审查调查对象看到希望,增强主动交代问题的决心。注重审查调查后的思想转化与跟踪回访。审查调查结束,并非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的终结。纪检监察机关肩负转化受处理党员干部思想的重任,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处理结果、放下思想包袱,积极投入到改正错误、重新出发的过程中。对于仍存在思想问题的党员干部,要通过走访教育进行引导,帮助其走出思想困境。同时,针对审查调查中暴露出的普遍性问题,应在相关单位广泛开展警示教育,以实际案例为镜鉴,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在廉政教育中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教育质效。廉政教育的目的是强化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需要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廉政教育应追求形式多样化,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如将廉洁教育纳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推进清廉文化“进班子、进部门、进景区、进酒店、进岗位、进家庭”活动;系统组织“四个一”活动,即召开廉政教育大会、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发布廉洁提醒;定期举办廉政教育周、“清廉家风·幸福家庭”等主题活动。通过多元载体,持续强化廉洁从业理念,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同时,廉政教育的内容设计必须精准聚焦、高度针对。根据不同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进行定制化设计:对领导干部,着重加强理想信念、正确政绩观和廉洁从政教育;对其他党员干部,则侧重党纪国法、职业道德和廉洁纪律教育。
当前,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水平有待提高、创新难度较大等问题。面对这些困难挑战,要加强教育引导、强化专业培训、创新工作方式,鼓励纪检监察干部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努力构建课程内容涵盖思想政治理论、纪检监察业务知识、沟通技巧等多个方面的培训体系,开展知识竞赛、主题征文等多样化活动,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单位:湖南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责编:周泽中
一审:周泽中
二审:尹虹
三审:易博文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