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威 新宁县融媒体中心 2025-07-21 10:10:1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何威
连日来,新宁城区路口跃动的“志愿红”与“荧光黄”交织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490名返乡大学生经新宁公安交警大队专业培训后正式上岗,以“柔性劝导+智慧巡查”创新模式守护暑期道路安全,首日隐患整改率达85%,定制安全提示触达群众超800人次。
专业筑基:交警带教,练就“火眼金睛”
新宁公安交警大队作为核心推动力量,以“专业+温度”筑牢安全根基。
通过组建专业教官团,为490名志愿者提供全覆盖岗前培训,内容涵盖“柔性执法”理念、安全防护、沟通技巧及数字平台应用。执勤点位上,推行“交警+志愿者”小组模式,经验丰富的交警全程带教,现场指导志愿者安全站位、观察技巧和有效劝导方法,确保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将“柔性执法”与“精准管理”深度融合。
交警大队负责人介绍:“专业力量与青春活力的结合,是破解暑期交通治理难题的关键。”
智慧赋能:小程序激活“云端治理”
在新宁交警的专业护航下,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知识优势,为传统交通治理注入“智慧因子”。
他们化身“柔性劝导员”,以“骑行不戴头盔危害讲解”“违法载人案例分析”“飙车炸街危害劝导”等方式,将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安全提示。
更值得关注的是,志愿者熟练运用专属小程序,实现“隐患上报—精准推送—服务记录”全链条数字化管理,这种“数字赋能”模式,不仅提升了治理效率,更让交通安全意识通过“指尖传播”渗透到千家万户。
共治长效:从“志愿红”到“平安网”
490名志愿者分批上岗,有效补充了路面管理力量,使交通劝导覆盖范围扩大30%。
更值得关注的是,活动创新性地将“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实践平台搭建大学生通过参与交通劝导工作,深化了对家乡的责任感。
新宁的创新实践,折射出县域交通治理的深层逻辑:从“运动式整治”转向“常态化治理”,从“单一执法”转向“多元共治”。
制度保障将“警校联动”纳入《新宁县道路交通安全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志愿者培训、考核、激励长效机制;科技支撑计划在“崀盔学堂”“新宁车管通”小程序基础上,开发更便捷、更智能的其他软件;文化浸润联合教育部门将交通安全纳入中小学暑期实践课程,推动“小手拉大手”形成家庭安全共同体。
从崀山培英学校的授旗仪式,到城区路口的志愿服务,新宁交警正以“柔性执法+数字赋能”为支点,撬动全民参与的安全治理新格局。
这个夏天,“荧光黄”与“志愿红”交织,不仅守护着群众出行安全,更勾勒出一幅“青春力量筑平安,警校联动谱新篇”的美好画卷。
责编:黄巍
一审:黄巍
二审:王宇红
三审:唐志军
来源:新宁县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