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文:从农垦子弟到蔬菜育种领跑者

  《文萃报》   2025-07-18 16:44:10

202311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黄三文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位扎根蔬菜研究34年的科学家,用突破性成果改写了多种蔬菜的基因密码,更以“优薯计划”推动马铃薯育种革命,成为我国蔬菜基因组学科的领跑者。

农垦子弟心中的农业科技梦

黄三文的科研初心,始于湖南屈原管理区的稻田。作为农垦子弟,他自小目睹父母劳作的辛苦,更因袁隆平杂交水稻让家乡水稻产量翻倍的奇迹,在心中播下农业科技的种子。1989年,他考入北京农业大学蔬菜学系,从此与蔬菜育种结下不解之缘。

2000年,黄三文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攻读博士,开启蔬菜分子设计育种研究。当时,马铃薯晚疫病研究因方法局限停滞十年,他提出图位克隆法,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最终与英国团队合作建立R3a-Avr3a基因互作系统,成为马铃薯抗病研究的模式体系。

破解黄瓜苦味的基因

真正让黄三文“出圈”的,是黄瓜苦味基因的破解。2006年,35岁的他作为首席科学家发起国际黄瓜基因组计划。面对23000多个基因的复杂拼图,团队借鉴人类基因组技术,历时两年解读黄瓜基因组,以封面文章发表于《自然—遗传学》,实现我国园艺科学界零的突破。

但黄三文的目标不止于此。为解决黄瓜尾部发苦的驯化难题,2012年团队种植6万株黄瓜,遍尝18万片叶子,最终找到两株不苦突变体,发现控制苦味的“开关”基因—叶片苦味抗虫,果实无苦味。这一成果不仅让华南黄瓜品种摆脱“变苦”困境,更培育出累计推广150万亩、创造百亿经济效益的新品种。

黄三文的“优薯计划”

最受瞩目的,是他的“优薯计划”。传统马铃薯依赖块茎繁殖,成本高、易染病。2017年,黄三文团队启动用杂交种子替代块茎的革命:通过“进化透镜”技术,绘制12亿年进化图谱,鉴定有害突变,将育种周期从10年缩至3年,繁殖系数提升千倍。2023年,相关成果登顶《细胞》杂志,被李家洋院士评价为“奠定我国马铃薯遗传育种国际优势”。

从屈原农场的稻田到国际顶级期刊,从“吃叶子”的笨办法到基因组学的尖端技术,黄三文始终践行着“科研为农”的初心。正如他所说:“研究成果能真正为农民服务,十多年的苦很值得。”

《文萃报》3470期摘自岳阳新闻网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范彬

来源:《文萃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