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学院:以青春实践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7 11:37:34

7月3日,怀化学院“好种子”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培训班学员奔赴怀化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镇中寨坪村,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实践。

围绕科技调研民俗文化调研、教育帮扶、“科学+劳动”课外实践等主题,开展暑期公益实践活动。这场实践让学员们在乡土间践行青春使命,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怀化学院“好种子”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培训班学员合影(刘承文 摄)

产业探新路:光伏赋能绘就乡村致富图景

产业兴则乡村兴。村党支部书记详细介绍村内特色产业时,特别提到光伏发电项目已成为近年带动村民增收的核心引擎。学员们深入调研中,重点聚焦这一特色光伏产业。该项目以“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合作,既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又为村集体持续增收,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学员们与当地村民深入交流后,计划将这些创新做法梳理成案例,为更多乡村探索绿色发展路径提供借鉴。

学员们在中寨坪村光伏发电基地向负责人了解设备运行情况(黄秋阳 摄)

文化寻根脉:镜头定格“鞭”舞,匠心守护非遗

乡村的根脉系于文化。循着百年非遗“霸王鞭”的韵律,学员们带着对民俗文化的敬畏之心寻访民间艺人。

在谭爷爷家中,学员们专注描摹每个挥鞭转身的细节,用镜头定格招式神韵,一边记录动作精髓,一边与传承人深谈技艺传承面临的困境。这场调研既是实践团对乡村文化的深度挖掘,更是青年一代对文化根脉的自觉守护与接力。

教育帮扶暖乡:课堂精研传智识,陪伴同行护成长

教育帮扶主题实践活动正有序推进。学员们策划了一系列素质拓展活动,既提升孩子们的反应能力,也增进了团队友谊;作业辅导中,采用“分层辅导+错题精讲”模式,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实物演示帮助理解;对进阶学生则通过“同伴互讲”梳理知识,并耐心开导留守儿童,实现知识传递与心灵陪伴。

学员们以寓教于乐的活动和精准的学业帮扶,既传递了知识,也播撒了关爱,更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教育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

学员们与栗坪小学学子合影(黄秋阳 摄)

田间实践课:融科学于劳作,寓美于自然

学员与栗坪小学联合创新,开启“从课本到田间”实践课,带领58名学生走进稻田与栗园。在稻田里,学员化身“田间导师”,手持植物图鉴指导学生辨识作物,结合作物生长实景讲解水稻从育苗到成熟的全周期知识,还现场演示吸水实验操作,让孩子们在动手劳作中直观理解科学原理。

转至栗园后,学员又化身“劳动美学导师”。他们引导学生近距离观察记录辣椒叶的清晰脉络、番茄果的圆润轮廓,感受植物形态之美;随后组织创意浇灌实践活动,鼓励孩子们设计独特浇水路线,在观察水珠折射的斑斓光影与水流渗透的细微痕迹中,体悟劳动中蕴含的自然艺术之美。这场实践让孩子们既触摸到科学的温度,更打开了发现美、创造美的心灵之窗。​

青春的答卷写在乡土间

怀化学院“好种子”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培训班学员用汗水浇灌希望,以智慧赋能发展。他们记录下选调生扎根泥土的奉献,探寻着光伏产业富民兴村的新路,守护着霸王鞭舞跃动的文化根脉,更在孩子们心中点亮了求知的灯火。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国情教育和社会实践,更是新时代青年将“小我”融入“大我”,用青春力量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诠释。(周隽 瞿蓉 刘承文)

责编:刘琼

一审:刘琼

二审:甄荣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