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做优联络站 建好代表履职阵地

  人民之友   2025-07-15 15:16:59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双峰县人大常委会金开街道工委迅速行动,做实做优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助推基层人大高质量发展,走出代表履职的特色之路。

立足“建”字夯基础

标准化阵地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的意见》要求,落实“六有”标准(有场地、有标识、有制度、有人员、有活动、有台账),打造功能齐全的代表履职平台。制度化机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固定每月10日为“代表接待日”,建立代表进站接待登记表,确保群众诉求“登记—交办—反馈—归档”全程留痕。在规范建设基础上,增设“民情信箱”,目前已收到群众来信15件,推动解决实际问题7个,转化为代表建议2件。

聚焦“管”字抓长效

动态安排代表进站。根据代表职业特点灵活排班,确保每名代表每年进站不少于4次,避免“挂名不进站”现象。闭环意见。建立“分级分类”处理机制,简单问题由代表现场协调,复杂问题转交人大街道工委,限时办结并公示结果。培训锤炼过硬本领。开展履职培训,围绕新修改的代表法、三会三文精神、建议撰写、调研方法等开展务实培训,邀请优秀代表分享经验。经验交流促进提升。每半年组织1次“履职交流座谈会”,代表结合进站情况交流心得,探讨解决重难点问题的方法。组织代表参加上级人大组织的专题培训、视察调研活动,拓宽视野,学习先进经验。

突出“用”字求实效

创新居民议事会机制,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人大金开街道工委创新建立代表居民职能部门三方议事平台,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开展工作。针对物业矛盾突出的荣诚名苑、宏辉商贸城等小区,组织专题议事会2次,推动完成物业公司更换、收费标准调整等事项,惠及居民800余户。推动街道应急办通过议事会协调解决艺富和园小区飞线充电安全隐患,推动建成小区智能充电桩,惠及居民272户,形成小事不出站、难事共协商的治理模式。同时人大金开街道工委延伸建立微议事机制,在网格、楼栋设立议事点,帮助解决小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

推行移动联络站模式,服务项目建设和乡村振兴坚持阵地跟着项目走、代表围着发展转,将联络站功能延伸到基层治理的一线成为重点项目攻坚阵地在南北环线、农机小镇等5个重点项目设立临时联络点,组织代表开展专项监督12次,协调解决征地拆迁、施工扰民等问题18个。成为乡村振兴服务阵地在同来村、炭山村建立乡村振兴代表工作室,开展五个一行动(一次调研、一场议事、一件实事、一项技能培训、一个产业建议),推动建成和美屋堂示范点2个,努力打造县城区域一公里乡村旅游线路。成为矛盾预防前沿阵地在新星棚户区改造等矛盾易发区域提前设立流动接待站,组织代表开展政策宣讲6场,收集民意18条,将80%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打造特色履职品牌

开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共有驻站代表19人。其中省人大代表1人,市人大代表5人,县人大代表13人。建站以来,以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为宗旨,敞开大门纳“良言”,随堂会“良策”,推动人大代表进驻常态化,议事办事制度化,服务民生优质化,基层治理长效化,做实做优联络站,造代表履职阵地。

人大金开街道工委创新开展三个一实践活动。一线学习强本领每月组织代表讲堂,由领导干部代表带头解读政策文件12次,开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专题调研6次。一体联动提质效与综治网格深度融合,建立网格吹哨、代表报到机制,开展代表夜访活动11次,收集夜间照明、噪音扰民等问题23个,推动问题解决率100%。一批品牌优服务。打造屋堂议事会品牌,在村民屋场开展政策宣讲、民意收集等活动6场,比如通过屋堂议事推动炭山村闲置校舍改造为老年食堂。议事会形成“群众提需求—代表拟方案—部门抓落实—群众评效果”闭环,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作者系峰县人大常委会金开街道委主任)

责编:郭宸

一审:郭宸

二审:苏莉

三审:唐婷

来源:人民之友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