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红远”实践团赴江西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5 10:30:47

近日,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红远”实践团赴于都和瑞金开启了一场探索革命文物与思政教育的红色之旅。

在于都河畔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实践团了解到中共中央秘密准备战略转移、红军主力集结于都、夜渡于都河奔赴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成员们在马灯、草鞋等文物中读懂红军战士的坚韧与智慧。

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内,实践团跟随馆内志愿者和“红孩子”讲解员,了解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到中央苏区形成、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诞生到共和国在曲折中巩固发展的历程。成员们在中央印刷厂石印机、一苏大座钟等革命文物中触摸红色政权建设的艰辛与不易。

图为实践团指导老师匡文琪为成员讲解。 郭怡萱 供图

实践团前往于都长征大剧院观演了中国首部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在艺术与历史的碰撞中,触摸鲜活的长征精神。

叩响实迹探新径:在深度调研中激活红色资源

从文物展柜到育人课堂,从历史叙事到当代实践。实践团与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党组成员、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红保中心)主任钟敏和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旅游管理科科长钟吉玲开展访谈,深入了解馆方在“革命文物融入思政教育”方面的实践与突破。

同时,实践团扎根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研往来参观的游客,挖掘更多革命文物育人实践的样本数据,探究革命文物融入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青言物语承薪火:在躬行传播中赓续红色血脉

红色故事的生命力在于代代相传的讲述。实践团以文物视角切入,创编拍摄了“红途烙印逐星火,文物无声诉远征”主题宣传视频。四位实践团成员以草鞋、马灯、座钟、红井的视角,诉说文物背后的革命故事。

实践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基于学习和调研数据,撰写了题为“‘大思政’背景下革命文物融入思政教育路径”的主题调研报告,将实践收获转化为革命文物育人实践的切实成果,努力拓展革命文物传承维度,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提供生动范本,彰显红色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持久生命力与时代感染力。

两年来,“红远”实践团的足迹遍布韶山、延安、于都、瑞金、南昌等红色热土,穿越历史长廊,追寻先辈足迹,以文物寻根脉,以调研促传承,用青春之声传播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永恒光芒。(赵梓茜 李冰 匡文琪)

责编:刘琼

一审:刘琼

二审:甄荣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