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4 11:53:33
朱蕾玲 杨兴东
近期,工地大叔刘诗利在《人民日报》发文谈读书,引发了广泛关注。“读书,把自己弄得好一点”,刘诗利的这句话言简意赅,却道出了读书的本质意义。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因为忙碌的生活和工作而忽略了读书的重要性。刘诗利作为一位普通的工地工人,生活充满了艰辛与劳累,但他却能在忙碌之余抽出时间阅读,这无疑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刘诗利的故事首先击中了一个命题:终身学习。 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换代迅速,学习不应该停留在学校阶段,而应该贯穿一生。刘诗利通过读书,不仅获得了精神上的充实,还提升了自己在工作中的技能水平。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正是我们应该倡导和学习的。
其次,这一案例撕掉了“阅读门槛”的标签。 数字时代,除了传统的纸质书籍外,电子书、新闻、短视频等新的阅读载体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更多途径。我们应当充分把握这些便捷资源,积极投身于学习之中,汲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人生内涵。
书页很轻,却能托举人生;工地很硬,却盛得下诗与远方。刘诗利的事迹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每个人都应保持对知识的渴望,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助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作者分别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2024级研究生;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责编:周泽中
一审:周泽中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