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洞庭衡岳间——陈少梅的艺术人生与湖湘文脉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3 20:52:37

文|贺辉才

早熟天才画家陈少梅有两方印非常有名:一方《家住洞庭衡岳间》,另一方《衡山老五》。湖湘大地,浩渺的洞庭,巍峨的南岳,深厚的湖湘文化,深深地印记在陈少梅的人生中,也深深地蕴涵在陈少梅的绘画中。这位20世纪中国画坛的“北骨南风”大家,以笔墨勾勒出湖湘文脉与时代精神的交响。

南岳灵秀:艺术基因的地理烙印

陈少梅的祖籍是衡山县霞流镇平田村(今属衡东县),后迁至鹤桥乡金花村,他在这里度过了愉快的童年少年。他随父亲行走在洞庭衡岳之间,赏山乐水,陶醉其中。衡岳这片灵秀之地哺育了他,其艺术基因已深深地烙上了湖湘地理的印记。无独有偶,就在他村庄的对河,就是国画大师齐白石的村庄,相隔不过十里,两颗艺术巨星冉冉升起,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

衡山陈家是一个书香世家,家族以“五凤齐飞”闻名。 父亲陈嘉言是光绪年间的进士,工诗文、擅书法,家中常常高朋满座,文人雅士们谈诗论画。陈少梅自幼便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在湖湘文化的熏陶下,陈少梅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天赋和悟性,从而也筑实了扎实的湖湘文化的基石。

即使离湘赴京后,仍眷恋着衡岳这片山水,也成了他创作的用之不竭的源泉。1934年,25岁的陈少梅暂别京津画坛,遵父母命返湘完婚。这场婚姻并未成为他艺术追求的羁绊,反而让他在洞庭与南岳之间找到了新的创作灵感。同年秋,他登临衡山狮子岩,以写意笔法创作《狮子岩写生图》,将南岳的云雾缭绕、奇峰怪石化为纸上烟霞。这幅作品不仅是他早期山水画的代表作,更暗含着湖湘山水对其艺术风格的塑造——既有北方山水的雄浑骨法,又兼南方水墨的灵动气韵。

衡山归来,陈少梅的笔墨愈发成熟。1941年,他创作《西园雅集图》扇面,以宋代文人雅集为题材,却暗藏南岳意象:画面中松石嶙峋的笔法,分明取自衡山祝融峰的奇崛;而人物衣袂的飘逸感,又似洞庭湖的清风拂面。这种北骨南风的融合,恰如他自述的家住洞庭南岳间,地理基因成为其艺术创新的密码。

京津问道:湖湘文脉的全国回响

陈少梅15岁加入金城、陈师曾等组织的中国画学研究会,成为京城书画大家金城的关门弟子,也得到湖南老乡陈师曾的提携,书艺突飞猛进,一个早熟的天才画家走进了京城书画的核心圈子,他17岁成为湖社画会骨干,21岁便荣获比利时建国百年纪念国际博物会美术银奖,22岁主持天津分会。1935年,26岁的陈少梅在京津画坛崭露头角。《北洋画报》刊登其作品并配发巢章甫短文《陈少梅画展小言》,文中“英年力学,名震平津”的赞誉,标志着湖湘艺术开始在全国发声。巢章甫这位博学多识的文艺隽才,不仅为陈少梅撰写评介,更促成其与张大千的相识——这场跨越地域的艺术对话,让陈少梅的湖湘笔墨与海派风格产生碰撞,为其日后创作《金陵十二钗》条屏(1946年)埋下伏笔。该作获郭则沄、张书云等六位翰林联袂题诗,实现湖湘绘画与京津文人的诗画合璧,此后,声誉日盛,与张大千、傅儒、金城并称“民国四大画家”。

陈少梅的教育理念同样渗透着湖湘精神。其入室弟子冯忠莲、孙天牧等十二人,多来自京津但师承湖湘文脉。孙其峰曾评价:天津现在的画家,主要从师于陈少梅、刘子久两大家。这种艺术传承,恰似洞庭湖水北流京津,形成了中国画坛独特的湖湘-京津脉络。

时代答卷:湖湘文人的家国情怀

194132岁,绘《西图雅集图》扇面,堪称扇面画中之极品。194738岁,12月绘《桃花源图》手卷,并录赵孟頫《桃花源诗》二首及陶渊明《桃花源记》全文,全卷约5米。194839岁,初秋,绘《卖饼儿》写意人物图,题云:“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陈少梅的作新中国成立后,陈少梅以艺术回应时代召唤。1950年,他创作连环画《湖南共产党员孔十爹》(冯忠莲撰脚本),将湖湘革命精神转化为通俗视觉语言;绘《狼牙山五壮士》赠黄耘石。

1953年冬,为贺毛泽东主席60华诞,他与冯忠莲合作《春山图》《春江图》,合寓江山永春之意敬献主席(现藏中央档案馆)。这两幅作品既保留了南岳山水的苍翠,又融入了北方山水的壮阔,恰似湖湘儿女对领袖的赤诚与对国家的祝福。

同年,他领衔绘制《江山无尽》青绿山水巨幅,周元亮、惠孝同、胡佩衡、潘素等画家参与创作。这幅5米长卷中,南岳的云海与北方的峻岭交织,洞庭的波光与京津的城阙呼应,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湖湘-全国艺术合作的典范。

永恒回响:湖湘艺术的当代传承

天妒英才,一位冉冉升起的艺术巨星陨落了,时年45岁。据多名老艺术家的回忆中,陈少梅太拼命了,夜以继日地画画,积劳成疾,严重透支了生命,是中国美术界的一大损失。可喜的是陈少梅的艺术得到肯定得以传承。2009年,陈少梅与齐白石、徐悲鸿等八位艺术大师入选文化部《二十世纪美术作品画家档案》。

陈少梅的作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顶级机构,但其精神始终扎根湖湘。1984年,天津艺术博物馆为纪念其逝世30周年举办陈少梅遗作展,原市长李瑞环亲临剪彩并指出:陈少梅是天津第一位画家,要做好宣传工作。“

陈少梅的入室弟子有冯忠莲、韩百里、王卓如、孙天牧、卞继新、张慎言、黄士俊、刘维良、吴雁修、王伯云、王宝铭、邵芳等。孙其峰曾说:“少梅杰出的贡献之一是他又是艺术教育家,天津现在的画家,主要从师于陈少梅、刘子久两大家。“湖湘艺术通过弟子传承在京津的延续,将南岳笔墨带入北方画坛,形成北骨南风的当代回响。

20195月,陈少梅美术馆在衡东县正式开馆,此馆位于少梅文化公园内,馆内展出20多幅陈少梅书画精品,还设有陈少梅铜像和“陈氏六杰”铜像,并举办陈少梅文化艺术节,传承少梅艺术及精神。

今日,当我们站在洞庭湖畔远眺南岳,仍能看见陈少梅笔下的云雾在山间流转。这位“住洞庭南岳间”的画家,用一生证明了:真正的艺术,永远根植于故乡的山水,又超越地域的界限,成为时代的共同记忆。

责编:刘涛

一审:刘涛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