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唯一一次给县委题词

姬跃飞   《文萃报》   2025-07-11 15:24:43

图为毛泽东为佳县县委的题词

文/姬跃飞

陕西省佳县是革命老区、颂歌《东方红》的故乡,1947年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来到佳县战斗生活了100个日日夜夜,指挥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10月18日,毛泽东为佳县县委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这是他唯一一次给一个县委题词。

与百姓同甘共苦

毛泽东在佳县期间,始终心系群众,经常教育干部和战士要爱护老百姓的一草一木,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主动帮助群众干农活。

在朱官寨居住期间,毛泽东的窑洞前有一盘石碾子。有一次村民们在此碾粮食,警卫战士怕驴叫人吵碾子响影响毛泽东休息,就劝老乡到别处去碾,毛泽东听见了,立刻严肃地批评警卫战士:“你们不让群众推碾子,他们怎么吃饭?让他们推吧。”

有一次毛泽东外出散步,正遇警卫部队吃“钱钱饭”,这是陕北的一种用小米和黑豆片熬成的稀饭,但因遭灾缺粮食,战士们吃的实际上是米糠、秕谷、瓜菜和黑豆片熬成的糠菜糊糊。毛泽东让战士们给他盛了一碗,一边吃一边说“这饭好吃!”回到窑洞后,他吩咐管理员:“以后就给我吃老百姓和战士们吃的那种‘钱钱饭’吧!”管理员想方设法为毛泽东弄小米,毛泽东严肃地对管理员说:“还是给我吃‘钱钱饭’吧!老乡们都吃不上小米,机关部门也吃不上,我为什么要那样特别呢?老百姓这样苦,他们吃什么,我也吃什么!”干部群众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就将节省下的小米、红枣等送去,都被毛泽东婉言谢绝,并一再叮咛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要尽最大努力,想办法安排好群众生活,组织好生产。”

在神泉堡住下没多久,天降早霜,庄稼未成熟就被冻死了,毛泽东亲自上山查看灾情,指导九支队的干部战士帮助农民抢收庄稼,还把灶上省下来的3斗9升麦子送给19户没有麦种的军属和贫下中农,先后派出100多名干部战士、几十匹战马帮助农民种冬麦。神泉堡家家户户都夸赞九支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一首陕北民歌《咱神泉来了九支队》从这里唱响:

红天红地红霞飞,咱神泉来了“九支队”,多少代,多少辈,没见过这样的好军队。刚放下背包去担水,天不明又上山把庄稼背。忙让亲人炕上坐,热汤热水喝一杯,扯烂衣襟留不住,又上场院把梿枷挥。

百姓把优秀儿女送前线

解放战争期间,佳县人民把自家口粮两次送到攻打榆林战斗的前线,组织300多副担架护送伤员,跟随西北野战军1个月,全力支持人民军队。特别是党中央转战陕北佳县期间,佳县人民把自己的优秀儿女送到前线,拿出最好的保命口粮给部队吃,腾出最宽敞的窑洞让解放军住,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党中央安全。

据不完全统计,解放战争期间,佳县约有3000多名青壮年参加了人民军队,2000多人随军服务,200多名干部响应党的号召去新解放区工作,2万多头牲口搞运输,妇女做军鞋约11万双,有力地支撑了战局。

挥毫题词寄深情

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在佳县期间公布了经毛泽东修改的《中共中央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和《中国土地法大纲》,很快在各解放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群众基础。

10月18日,张俊贤请毛泽东为佳县县委题词,留个纪念。毛泽东欣然答应,挥笔在三尺漂白布上写下“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13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这是毛泽东对佳县人民的最高褒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也深刻表达了毛泽东对全党的殷切期望。

《文萃报》3468期摘自《学习时报》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范彬

来源:《文萃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