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荒田变“粮仓”,2.8万亩土地大变身

马业富 杨帆 徐攀   石门县融媒体中心   2025-07-11 09:38:4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马业富 杨帆 徐攀

近年来,石门县明确责任目标,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排查整改,扎实推进“非粮化”整治工作,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在夹山镇浮坪村的高标准农田,成片种植的棉花、玉米长势良好,随风摇曳间翻起绿色的波浪,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荒废的老旧橘园。

该村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核心,通过土地流转、农田基础设施升级等措施,建成连片化、机械化、生态化的粮油棉生产综合示范片,由粮油合作社统一进行良种选用、栽培管理、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机械作业,每亩节约成本约100元,增收150元以上。

“我们村把原来抛荒的1800亩土地,今年全部流转给种粮大户种上了粮、油、棉等作物,目前长势喜人。”近日,石门县夹山镇浮坪村党支部委员杜修钊说。

浮坪村创建的粮油棉生产示范片是当地推进“非粮化”整治的缩影。石门县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细化分类、精准施策,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非粮化”整治工作。

“今年,石门县的‘非粮化’整治采取了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清园式的整治来种植粮食作物,第二种幼小树林我们采用套种低矮作物大豆、花生,这两种模式全县整治了2.8万亩,从现在的长势长相来看,效果非常明显,得到了农户的高度认可。”石门县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股股长刘自成说。

据了解,石门县将继续加大力度开展“非粮化”整治,充分发动群众加强粮食作物生产,持续加大耕作力度,夯实农业基础,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责编:黄巍

一审:黄巍

二审:王宇红

三审:唐志军

来源:石门县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