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浪 易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9 17:26:5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9日讯(通讯员 周浪 易琳)7月9日,长沙市天心区城南路街道白沙井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一桶桶清水化身流动的画布,见证了非遗技艺的奇妙绽放与民族情谊的温暖交融。以“漆扇小天地,文化大认同”为主题的炫彩非遗漆扇制作活动火热开启,来自汉族、回族、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的青少年齐聚一堂,在颜料与清水的共舞中,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脉搏。
活动伊始,天心区恒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易老师便为孩子们揭开了古老“流漆漂染”技艺的神秘面纱。她手持素白宣纸扇面,向围坐一圈、满眼好奇的各族少年们娓娓道来:“看,这看似简单的滴漆入水,实则蕴含了古人对自然之力的精妙运用。利用水独特的张力与颜料的流动特性,每一次浸染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创造。”在老师清晰细致的示范下,孩子们理解了如何控制滴漆的力度、色彩搭配的奥秘以及扇面入水的角度技巧。这堂生动的“非遗第一课”,不仅传递了技艺,更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了敬畏传统、感悟智慧的种子。
掌握了要领的孩子们早已跃跃欲试。他们屏息凝神,将精心挑选的各色颜料轻轻点入清澈的水面。颜料入水瞬间舒展、旋转、交融,宛如水中盛开的绚丽花朵,瞬息万变,引来阵阵惊叹。在老师指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洁白的扇面浸入这梦幻的色彩之池——轻轻提起的刹那,独一无二的斑斓图案便如魔法般跃然扇上!活动现场瞬间成为欢乐与创造的海洋。维吾尔族女孩阿依努尔成功染出孔雀翎羽般的瑰丽纹路,兴奋地与身旁的回族伙伴分享喜悦:“看!这像不像我们新疆的艾德莱斯绸?”水桶旁,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汇,对色彩奇迹的共同赞叹成为最动听的旋律。一把把独一无二的炫彩漆扇,成为承载友谊、见证交融的珍贵信物。
“我们常说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社区党委书记谭莎在现场深有感触地表示,“漆扇小天地”虽小,却是一个绝妙的载体。它让书本上的非遗“活”了起来,让各族青少年在亲自动手的惊叹与创造中,真切触摸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