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 张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8 19:08:4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罗丹 张宁
7月上旬,“望城蓝”在朋友圈走红。蓝天白云下,重峦叠嶂,清溪绕舍,陇亩青葱,又有广厦连云间,大江大河奔流不息。四野风物于天光水色中相映成诗,引得无数赞叹与共鸣。
据区域生态环境部门监测,六月份长沙市望城区PM2.5平均浓度稳定在14.6μg/m³,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今年截至目前,空气质量累计优良天数164,国、省控断面与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均稳定达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为上半年的污染防治攻坚战交出高分答卷。这幅童话般治愈系图景,便是“守护生态便会收获自然馈赠”的环境治理成效直观展现。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让我们走进望城,探索山水间的生态密码。
多维举措发力,夯实生态保护根基
理念,是行动之先导、发展之灵魂。望城区锚定“生态立区”,全面落实“减污降碳”,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产业规划、乡村振兴各处。聚焦大气、水、土壤三大主战场,持续多维发力,抓重点补短板,协同联动、凝聚合力,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真抓实干的行动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群众满意度。
为家园“梳妆”,为幸福“加码”。
空气质量,是丈量城市宜居度的标尺——望城着重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餐饮油烟、露天焚烧等关键污染源,以网格化、精细化管控织密区域大气质量防护网。
工业源装上“电子眼”,在线监测实时预警,超标排放无所遁形;移动源严设“智能门禁”,路检路查与新能源车推广双管齐下,减少道路尾气;扬尘源落实“八件套”,围挡喷淋、密闭运输环环相扣,锁住扬尘“不乱飘”;餐饮油烟和露天焚烧依托街镇生态事务中心,辅以激光雷达、无人机“科技眼”,精准定位,即查即改。
秸秆不烧了,处置何解?今年6月,全省划定禁限烧区域后,望城以“不烧一把火,护好一方蓝”为目标,紧扣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计划,构建收储利用闭环链条,培育“五化”示范项目,让秸秆变废为宝。
铁塔视联、卫星遥感、红外无人机巡查,人工巡查与宣传齐发力,杜绝露天焚烧问题;以茶亭镇兴隆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秸秆收储利用点为样板,推动秸秆饲料化、肥料化转型,既从源头消除大气污染、减少火灾隐患与交通视障风险,又助农增收,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多方共赢。
水,是勾勒城市肌理的生态血脉——望城以“守护一汪清水”为使命,将“一江七河两湖库”环境整治与民生改善同频推进。
源头把控饮用水安全,《饮用水源地巡查方案》精准落地,为居民饮水安全筑牢首道防线;聚焦入河排污治理,全域排查183处排污口,以“查、测、溯”一体化机制锁定污染源头,靶向施策;推进生态治理项目提质增效,大泽湖近自然湿地公园建成后,既扮靓城市生态景观,又依托湿地生态系统提升水体自净能力,让清水长流成为城市最美的底色。
土壤,是城市发展的生态底盘——望城以“摸清家底、精准防控”为方向,纵深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完成3个优先地块调查评估、1个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实现133个重点建设用地评估全覆盖,保障建设用地100%安全利用;对涉化工企业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土壤污染档案,推动12家企业完成新化学物质登记,从源头减少污染风险;在铜官工业片区开展土壤与地下水协同防治试点,构建起“污染溯源-源头阻断-风险管控”的完整防控体系,守护土地生态安全。
从 “治理力度”到“幸福刻度”的价值跃迁
监管有铁规,服务有暖招。望城的生态治理智慧,让环保执法既有阻断污染的“硬度”,又有托举发展的“弹性”。对发现的存在“立行立改”问题企业同步配套“环保管家”一对一帮扶,在督促整改的同时,避免“一刀切”式执法影响企业经营;主动为重大工程项目提供施工环保保障服务,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规划环评有效衔接;推进重点企业 “一企一管” 建设,启动铜官工业片区环境风险三级防控体系,建成应急物资储备库并完善设备配置。以刚柔并济的监管模式净化营商环境,实现生态保护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创新驱动,激活环保新势能。作为湖南首个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区,望城在环保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工作,将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企业纳入清洁生产审核范畴;推进食品废水协商排放整区推进试点,为食品产业提质增效与减污降碳探索新路径。以“海绵城市”理念打造的大泽湖生态未来城和近自然湿地公园,吸引近200种鸟类栖息,白鹤、小天鹅等国家保护动物亦在此现身,还原“万类霜天竞自由”美好景象,成为湖南生态新地标。
全民共治,绘就生态同心圆。当环保铁军们的巡查背影与市民随手拍下的“望城蓝”同频共振,“湿地课堂”里孩童观察水鸟的专注眼神、环保屋场会上农户掏出的秸秆综合利用笔记本、企业车间公示栏里不断刷新的减排目标……130个村社的生态共识汇聚成流,这场“攻坚战”早已升级为全民共建的生态叙事。
“青山不语花常笑,绿水无音鸟作歌”。当黑麋峰云雾漫过碧树翠影、靖港古镇的桨声摇碎粼粼波光、铜官古镇的陶窑青烟与天边流云相融,当西围子露营地帐篷缀满暮色星河、斑马湖步道上人们伴着夕阳悠然漫步……治理成效正以可触可感的方式渗透进城市肌理。这,是一场以“环境质量”兑换“生活质量”的深刻实践。
与时间赛跑,为生态而战!在“十四五”收官之际,望城环保铁军正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打响生态保卫的决胜之战。聚焦夏季污染“攻坚点”、汛期防控“风险点”、秋冬季大气污染“薄弱点”,深化区域环境治理,将一份“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的绿色答卷镌刻进“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征程持续注入望城力量。
责编:谢璐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