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8 18:07:51
文|谭周易
在当代中国艺术版图中,陈婷婷作为一位出生于河南新乡、却广泛学习中西绘画艺术、现活跃于画坛的青年艺术家,正如一株青莲,亭亭玉立在艺术的百花园中,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逐渐崭露头角,彰显着她作为新时代青年艺术家的文化自觉与使命担当。
艺术历程:绘画多元的跨域成长
《山碑——红旗渠》壁画,150×150㎝
陈婷婷先在河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完成专业学习,后赴中国人民大学美术学院和湖北美术学院进修深造,这种多元的教育背景使她能够博采众长,不受单一画种限制。现就职于河南省美术馆典藏部的十年工作经历,不仅让她有机会近距离研习大量艺术珍品,更培养了她对艺术史的宏观视野和对不同材料特性的敏锐感知。正如河南美术馆党支部书记、馆长董继武所言:“陈婷婷是省美术馆一名优秀的青年画家,从2014年开始便在典藏部工作,至今已有10余年。典藏部工作非常辛苦,出差和加班都是常事。但是陈婷婷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仍能够不忘初心,坚持创作”。这种在繁重工作与个人创作间的平衡能力,折射出她对待艺术与生活的坚韧态度。 正因为陈婷婷的长期的学思践悟,艺术风格的阶段性演进在陈婷婷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早期作品如《恋芭蕉》(2018年)显示出她对传统水墨语言的继承与个人情感的表达;随着创作经验的积累,她开始尝试更具挑战性的主题性创作,《山碑——红旗渠》《城市守卫者》等作品标志着她艺术思考的深化与社会责任感的增强;近期作品如《面具与真相》(2024年)则采用综合材料绘画形式,展现出她在材料实验和观念表达上的大胆突破。这种由技入道、由传统向当代、由个人情感到时代关怀的创作轨迹,构成了陈婷婷艺术历程的鲜明特征。
主题探索:魂·朴·意三重维度的精神图谱
《城市守卫者》中国画,167×82㎝
陈婷婷的绘画创作在主题选择上呈现出鲜明的结构性特征,这种结构不是刻意为之的形式安排,而是她艺术思考自然生长的有机呈现。在2024年河南省美术馆举办的“青衿·致远——陈婷婷绘画作品展”中,她将自己的作品分为“魂”、“朴”、“意”三个部分,这三个向度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陈婷婷完整而丰富的艺术世界,反映了一位青年艺术家对时代、传统与个体生命体验的多层次思考。
“魂”之维度是陈婷婷创作中最为厚重的部分,体现着她对时代精神与民族魂魄的深刻把握。这一系列作品以《山碑——红旗渠》《城市守卫者》《保卫黄河》等为代表,直接回应了新时代文艺创作“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和成就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新灵感”的号召。《山碑——红旗渠》作为她的代表作之一,曾入选全国美展、更以其宏大的叙事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力量,艺术地再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这类主题性创作中,陈婷婷避免了简单化的政治图解,而是通过具象与象征相结合的手法,将历史事件转化为富有诗意的视觉语言。她笔下的红旗渠建设者不是概念化的英雄符号,而是有着坚实造型和个性特征的真实人物,这种对“人”的重视使她的主题创作具备了感人至深的力量。值得注意的是,陈婷婷对“魂”的表达并不局限于历史题材,曾获河南省美展一等奖并被国家重点美术馆收藏的《城市守卫者》等作品将视角转向当代,关注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人,通过对他们形象的塑造,折射出了整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朴”之维度展现了陈婷婷艺术中的人文情怀与民间文化传承意识。这一部分以《经典传承》《走亲戚》等作品为代表。如果说“魂”系列体现了她向上仰望星空的姿态,那么“朴”系列则显示了她向下扎根大地的努力。在这些作品中,陈婷婷将目光投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场景和民间传统,以质朴的笔触描绘乡村集市、家庭聚会、民俗活动等充满烟火气的画面。《走亲戚》捕捉了春节期间人们互相拜访的温馨场景,通过人物动态和服饰细节的精心刻画,传递出中国乡土社会中深厚的人情味。这类创作“反应朴实的民间生活,使艺术走向大众,贴近生活”,体现了美术创作中“民间艺术与现代创作相结合的艺术创新发展”。陈婷婷对民间美术的吸收不是表面形式的模仿,而是深入骨髓的文化认同,她“吸取民间美术的色彩语言表现形式,运用现代创新形式、多样表现手法表现主题,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种“在传承中创新、在发展中传承”的创作理念,使她的作品既扎根传统又不失现代气息,为民间艺术的当代转化提供了有益探索。
“意”之维度是陈婷婷艺术中最具个人色彩的部分,展现了她对自然美与生命意境的诗性追寻。如《一缕清香照花魂》《一叶莲》等作品,荷花、芭蕉、莲叶等传统意象在她的笔下获得了新的表现,《一缕清香照花魂》通过光影的微妙变化和构图的精心经营,营造出空灵静谧的意境;《一叶莲》则以简练的笔触捕捉植物生长的瞬间姿态,表达对生命韧性的礼赞。这类作品“以描绘荷花、生活、风景等物象为主,运用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形式,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情感体验”。不同于“魂”系列的厚重和“朴”系列的质朴,“意”系列更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和艺术本体的探索。陈婷婷在这一维度的创作中表现出对传统文人画的深刻理解,但她没有停留于对古典程式的模仿,而是将传统书法的线条功力与现代色彩观念相结合,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具当代气息的个人风格。
当然,这三个主题维度虽各有侧重,但在陈婷婷的创作实践中并非割裂存在,而是相互渗透、彼此滋养的关系。“魂”中有“意”的升华,“朴”中见“魂”的底蕴,“意”中含“朴”的真趣,这种多维度的交融使她的艺术世界既丰富又统一。
时代意义:青年艺术家的文化自觉与使命担当
《走亲戚》,农民画。
陈婷婷的艺术创作超越了个人情感表达的范畴,体现出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时代担当,这种特质使她成为新时代青年艺术家的代表性人物。在她看来,“朝气蓬勃的青年艺术家,既要有奋发向上的志向,更要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付出,才能在新时代逐梦的浪潮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在当代艺术界普遍追求个性张扬和国际语境的背景下,她坚持扎根中国土壤,从民族文化和现实生活汲取创作灵感,形成了既有个人特色又具普遍意义的艺术风格。她的实践不仅丰富了当代中国绘画的表现形式,更为青年艺术家的成长路径和文化立场提供了有益启示。 艺无止境。陈婷婷的艺术之路仍在继续,她的探索远未停止。我们深信,如一朵青莲般优雅而坚实地向上开放的陈婷婷,必将如一朵映日的荷花,绽放出自己独特的光芒!
责编:刘涛
一审:刘涛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