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旭 何斯思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5 12:48:32
新湖南客户端7月5日讯(通讯员 邓旭 何斯思)7月4日,正值永顺老司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十周年之际,20余名来自新西兰的华裔青少年走进老司城博物馆,通过沉浸式体验土家族文化,触摸中国少数民族的多彩脉络,开启了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
研学活动中,学生们在老司城博物馆观摩出土文物,聆听考古故事。“考古现场让我震撼,土家族人几百年前的生活智慧就藏在这些文物和建筑里。”带队教师亨利感慨道。
“因为生长在国外,所以我对中国的了解不是很多。”15岁的深圳籍华裔女孩林芯雨首次深入接触少数民族文化,她说:“这次来到这个博物馆,让我对土家族的文化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也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中国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化。”
新西兰华裔青少年在参观老司城博物馆
作为中国第48处世界遗产,老司城遗址见证了“土司制度”的兴衰。十年来,当地通过遗址保护、非遗活化、文旅融合三大路径,让摆手舞、西兰卡普、茅古斯等土家文化成为“可感知的教科书”。
近年来,永顺县充分发挥统战优势,以“侨”为桥深化国际交流。该县统战部、侨联积极对接新西兰湖南同乡会,通过“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推动永顺县与新西兰在文旅、教育、经贸等领域的务实合作。随着国际游客纷至沓来,土家族文化正成为世界读懂中国“和而不同”智慧的一扇窗口。
责编:包伦金
一审:包伦金
二审:彭美林
三审:孟春绒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