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副刊·艺风丨照见深海奋斗路

  湖南日报   2025-07-05 09:26:41

文丨马文胜

一次又一次观看大型原创话剧《深海养牛人》,让我有了要谈一谈这部剧的冲动。

这是我第三次观看这部剧,每一次都给我强烈的新鲜和感动。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与院士、专家等科学家以及各行各业的科技工作者打交道,从他们身上能强烈感受到中国科学家精神,时时为他们的事迹所感动。

《深海养牛人》是由湖南省演艺集团、省科协、湖南科技大学共同出品,省话剧院创排演出的大型原创话剧,讲述了“时代楷模”、湖南科技大学万步炎教授与“海牛”团队的深海奋斗史。话剧以时间为脉络讲述了多个故事:万步炎从一个洞庭湖边的小孩如何凭着自己的奋斗与坚持一步步游到海洋深处的求真故事,万步炎及其团队如何让我国深海勘探装备技术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科研故事,万步炎手把手培养下一代科研人的育人故事,“小万老师”与“刘妹坨”相濡以沫、相知相助的爱情故事……一个串起来的小故事,让观众深刻感受到我国首台海底钻机的艰难研制,科学家们在科研路上吃的苦、受的累,清晰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伟大成就。

从内容上,这部剧完整诠释着科学家精神内核。深海勘探,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没有能力开展这项工作,还是毛头小伙的“小万”毅然拒绝日本开出月薪2.5万美元(相当于当时国内10年工资)高薪诱惑,回国夜以继日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海底钻机。二十多年的坚持,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首台钻机深海钻探0.7米到10米、20米、100米、200米,到现在遥遥领先全球的231米,充分展现了科学家的勇于创新、不畏艰辛、百折不挠的品格和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敢为人先”的精神。

从形式上,这部剧也处处展示科学家精神内核。从剧本创作、演员选拔到舞台设计、音效灯光,从演员每个动作、表情到每句台词、语气都是反复推敲、练习,这无疑体现了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每一次都能让人感觉“演得更好了”。 

这部剧还切实体现了“科技赋能艺术”的创作理念。舞台声光电巧妙结合,将动态投影与立体布景有机衔接,将“海牛”钻机下海试验的惊涛骇浪、实验室里彻夜攻关的灯火通明等场景鲜活地铺陈开来,紧紧揪着观众的心,让观众与演员一起置身于科研一线,与“海牛”团队同呼吸、共奋进。

目前此剧已获得全国“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资助项目和湖南省艺术节田汉大奖,实至名归,这是对剧组演职人员和万步炎教授的赞许。

我为两个“海牛”团队自豪。

湖南日报湘江副刊艺风版面投稿邮箱:whbml@163.com

征集:戏剧与影视、美术、音乐、书法、舞蹈、摄影、非遗等题材评论及散文。

责编:龙文泱

一审:易禹琳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