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门头”到“暖心头” ——岳阳南湖花园无物业自治引领家园换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5-07-04 15:37:2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杜立 通讯员 李立瀚

7月3日清晨,微风和煦,岳阳市南湖花园小区“四季果园”里的脆桃上还挂着些许露珠。

几个晨练的阿姨笑着与小区党支部书记姚丽萍打招呼,“今年桃子结得真好!”

这声带着晨露的问候,在十年前的南湖花园难以想象那时的小区,门头破损、门卫室摇摇欲坠,物业公司疏于管理,业主与物业矛盾频发,“无人管”的阴影曾笼罩这里。如今,这场从“破门头”到“暖心门”的蜕变,正悄然书写着基层治理的新答案。

从“破门头”到“暖心头”:自治第一步叩开信任

20207月,是南湖花园的转折点。

面对原物业公司管理失序、环境脏乱差的困局,450户业主做了个大胆决定:罢免物业,自治自救。

让这场“自救”从口号落地的,是小区功能型党支部的成立——100多名党员业主化身“红细胞”,注入小区治理的“血脉”。

“最开始大家心里都打鼓,没物业能行吗?”姚丽萍回忆,第一个考验来得很快破损的大理石门头存在安全隐患,雨天积水成患,狭小的门卫室濒临倒塌。党支部连夜发起募捐倡议,当晚就筹到11万元

业主们自发捐赠榆树桩景、红檵木桩景等苗木,还自带工人种植养护。

如今,气派的大理石门头下,8个花坛里的绿植生机盎然,光荣榜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位捐赠业主的名字。

“现在每笔物业费收支都公示,每个改造项目都在业主群里讨论,大家的钱花得明明白白。”正在门卫室取快递的业主李阿姨指着公示栏说,“这门,暖的是人心。”

从“危桥”到“连心桥”:民生工程里的“主人翁”精神

门头翻新是自治的“试水”,雨污分流工程是对自治能力的“大考”。

2021年,这项需要“开膛破肚”的工程让不少业主犯了难:施工期长、影响生活怎么办?姚丽萍直接“住”在工地当“监工”,从地下管道走向到地上砖块颜色,每个细节都拉着业主代表反复确认。

几个月“磨破嘴、跑断腿”,造就了该市雨污分流工程中标杆小区

类似的故事在小区里不断上演。去年,观鱼台的木质桥面蛀断、围栏锈蚀,7栋业主自发捐出6万元,将其升级为汉白玉观景桥;2025年,17部电梯集体“上新”风幕机,冬暖夏凉的电梯间里,居民们笑称“这是我们自己选的‘舒适度’”;连3楼以上水压不稳的老大难问题,也因地下水泵房新增2台大扬程水泵迎刃而解。

“以前是‘要我改’,现在是‘我要改’。”姚丽萍介绍,从雨污分流的麻石路面到智能门禁的34个单元门,从137个高清摄像头到5个“共享小花园”,每处改变都写满了业主的名字——这里没有“甲方乙方”,只有“我们的家园”。

从“陌邻”到“亲邻”:自治土壤里的温情生长

在南湖花园,最动人的变化不在硬件,而在人心。

“张奶奶,您的药我帮您取了!”“李叔,我家包了饺子,给您端一碗!”这样的对话,如今每天都在小区里上演。

曾经淡漠的邻居,因自治走到一起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摆“百家宴”、重阳节给老人送鲜花,传统节日成了邻里情感的“黏合剂

在小区“群英断是非”工作室里,老党员调解纠纷、热心居民出谋划策,矛盾化解在“圆桌会议”里

去年华容水灾,业主们连夜捐出7万余元物资,“一方有难八方援”的温暖,让“星灯耀南湖”的党建品牌更有温度。

这份温情,还滋养着下一代。

由业主捐赠3000余册图书的“星星家园”里,退休教师教国学、书法家教书法、机器人老师带科普;儿童游乐区的滑滑梯旁,孩子们追跑打闹,家长们围坐闲聊——曾经“各回各家”的傍晚,如今成了“社区共融”的美好时光。

今天恰逢此地开放,下午两点,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奔向星星家园场关于“自治”的探索,还在南湖之畔继续生长。

责编:吴天琦

一审:吴天琦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