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乐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3 23:03:01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乐
七月盛夏,热浪蒸腾。走进株洲联诚集团新能源机车改造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忙着为内燃机车更换动力系统。
7月2日,记者跟随省发改委“走千企万户、听百姓声音”活动调研团队走进这里,深入基层一线倾听民声。
深耕轨道交通装备部件领域40余年,联诚集团手握1044项专利,拥有36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结构件产品、新材料应用、通风冷却系统、元器件和电气类产品、智能维保等五大核心产业,为中国中车、西门子等国内外知名轨道交通企业提供关键部件。旗下4家子公司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行列,6个产品获评单项冠军,综合实力稳居行业前列。
(联诚集团生产车间。 刘乐 摄)
省人大代表、集团党委书记刘朝晖结合企业转型实践,建议“十五五”规划明确民营经济占比目标,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轨交、绿色低碳、低空经济、国际项目等领域“揭榜挂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资质信誉良好、“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创新成长型民营企业。
针对新兴领域,刘朝晖建议探索“政策试点容错机制”,在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允许地方政府与民企联合开展政策创新试点,鼓励“先行先试”。同时,他建议明确对民营企业实施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项目,给予更高比例的资金引导或政策支持。
在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刘朝晖建议加大对智能制造、智慧运维的政策支持力度。比如,针对株洲制造业能级和优势比较明显的区域,通过设立“制造业技改试点城市”等方式,深化对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方向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支持。
刘朝晖建议,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相关配套法规。“比如,持续优化税费政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民企的支持,持续增强企业家体验感和获得感,让民营企业敢于投资、敢于创新、敢于拓展市场。”
责编:刘乐
一审:刘乐
二审:胡宇芬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