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画报 2025-07-03 19:41:19
走进湖南省张家界市乖幺妹土家织锦非遗工坊,15万米红线编织的空间装置“土家之花”直达穹顶,绚丽的植物染线筒在墙面如彩虹倾泻,古朴的木质织机排列整理,土家族织锦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龚琴正在织着寓意吉祥永恒的万字流水纹围巾。龚琴说:“像这样的宽幅围巾,最快的熟练工一周时间才能织完,因此才有了‘织女的一厘米,我们的一小时’的说法。”
❖乖幺妹土家织锦文化创意园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土家织锦文化创意园内景。
土家族织锦以丝、棉、麻等为主要材料,经过十二道主要工艺流程,采用“通经断纬,反面挖花”技艺织造而成。土家族织锦技艺于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桑植县均设立了土家族织锦生产基地,配备生产织机近千台,共有2000余名各民族“织女”从事土家族织锦相关工作,形成了“农户+基地+企业”的生产模式。
❖土家族织锦以丝、棉、麻等为主要材料。
❖土家族织锦采用“通经断纬,反面挖花”技艺织造。
❖牵线。
❖倒线。
❖千丝万缕,经纬交织。
❖土家族织锦传统图案。
❖土家族织锦展示。
龚琴每天上午在工坊织锦,下午接小孩放学,她很满意这种能兼顾家庭的工作状态。在工坊里,像龚琴这样“守着娃、赚着钱、养着家”的妈妈不在少数。89年的宋婷婷亦是如此,她表示,“作为新一代传承人,现阶段要把产品织好、做好、传承好。”
❖在工坊工作的妈妈可以守着娃、赚着钱、养着家。
乖幺妹土家织锦非遗工坊致力于土家族织锦的传承保护、研发设计与生产推广,现有产业工人700多名,配置织机600余台,行业市场占有率已达65%。2024年,工坊产值达8000余万元。近年来,乖幺妹土家织锦非遗工坊借助张家界的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了1.3万平方米的土家织锦文化创意园,设置了观光工厂、研学科普馆、产品展示中心等多元化空间,成为张家界文旅融合的新地标与产业标杆。
❖工坊开展土家族织锦技艺培训活动,带动上千名各族农村妇女脱贫致富。
❖绣娘寄语。
❖游客选购土家族织锦产品。
通过数字化创新运用,工坊着力打造“乖幺妹”土家织锦品牌,以“传统的元素、时尚的表达”为设计理念,开发出艺术品、服装配饰、居家装饰、文创等系列600多种,远销欧美、日韩等30多个国家。工坊通过开展土家族织锦技艺培训活动,提高非遗工匠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带动上千名各族农村妇女脱贫致富,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为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作出巨大贡献。
责编:谢雨玳
一审:谢雨玳
二审:蒋茜
三审:熊佳斌
来源:民族画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