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县关峡苗族乡:三板桥安置点迎来首位新党员

    2025-07-03 15:08:1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于小莉

7月2日,绥宁县关峡苗族乡三板桥安置点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发展对象张昌海同志成为该支部成立以来首位预备党员。此次大会不仅标志着安置点党建工作重大突破,更展现了基层党组织通过机制创新破解易地搬迁群众办事难题的实践成果。

筑牢“战斗堡垒”,为后续扶持聚“才”力

大会现场,乡组织委员彭喜平同志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87岁的老党员许弟荣头发斑白却声音洪亮,他来与大家共同见证支部接收新党员的重要时刻。发展对象张昌海详细汇报个人成长经历与对党的认识,从搬迁群众视角讲述党组织在安置点建设中发挥的引领作用。两名入党介绍人结合培养考察情况,肯定其在小区志愿服务、矛盾调解中的突出表现,经无记名投票全票通过成为预备党员。乡党委选派素质高、能力强、熟悉业务的两位同志驻三板桥参与工作,帮助安置点建立党组织基本制度,开展党组织基本活动等。引导党员有序参与安置点管理、搬迁管理,组织党员群众建言献策,积极参与安置点的各项服务工作,进一步凝聚安置点治理力量,增强主人翁意识。

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织密“服务网络”,为群众安居添“暖”意

三板桥党支部自成立以来,针对搬迁群众反映的办事两头跑痛点,创新构建党支部+一站式服务中心+业主委员会治理体系:设立党员服务岗集中办理社保、民政等民生事项,联合业主委员会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覆盖水电维修、政策咨询等20余项服务。数据显示,自服务中心运行以来,群众办事跑腿次数减少60%,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0%,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的安置目标。

激活“内生动力”,为安置发展带“兴”势

党员发展是起点,服务群众是核心。乡党委组织委员彭喜平表示,张昌海同志作为关峡乡三板桥安置点本土发展的首位新党员,希望他能在后续小区治理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目前,三板桥安置点管委会及党支部正积极联系乡经济发展办规划就业培训基地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计划通过党员结对帮扶机制助力搬迁群众创业增收。通过联系湘商产业园扶贫车间,搬迁安置点吸纳就业人员42人,带动居住群众稳定就业。这一实践为全县安置点党建工作提供范本,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深度融合。

随着首位新党员的加入,三板桥安置点党支部将以更坚实的组织力量,持续深化“党建+治理+服务模式”,让搬迁群众在新家园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为乡村振兴筑牢基层堡垒。

责编:周洋

一审:陆益平

二审:张文杰

三审:邹丽娜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