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家风建设古今传承,汨罗这场线上研讨为乡村文明赋能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5-07-02 18:28:3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陶露

6月30日,汨罗市新市街道元福村依托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成果,通过“元福新潮”微党课平台举办“家风建设深度讨论”线上研讨会。

活动由寓外乡友、天津市社科联科研工作部部长江立云发起主持,汇聚专家学者、在外乡友与党员群众200余人云端连线,以历史典故、代际实践与时代创新为脉络,共探家风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融合路径

天津商业大学硕导、乡友杨琪以东汉杨震“四知拒金”典故开篇,指出家风“并非纸上条文,而是家族成员代际坚守的行动哲学”。他谈到信阳杨姓家族以“四芝堂”为堂号,将廉洁奉公的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与《朱子家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勤劳训诫一脉相承。

“新时代家风应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仁义礼智信在当代生活中落地生根。”他以父母凌晨劳作的身教为例,强调“蓬生麻中”的环境育人作用,呼吁家长以“先自律后育人”的姿态筑牢家风根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教授、乡友彭勇回忆童年时母亲收留河南灾民的往事,“卸门板当床铺、端洗脚水待宾客”的细节,让“与人为善”的家风从抽象概念变为生活场景。谈及乡村建设,他以曾国藩家书、钱氏家族“利在天下必谋之”的家训为例,提出将家风建设融入乡村“三美”发展愿景,强调家风作为“社会文明基石”的深层意义。

元福村乡友龙琪以“自律榜样+孝道实践”双线叙事引发共鸣。她坚持2700天早起的自律习惯,带动孩子形成规律作息。在孝道践行中,她放弃北京事业回归汨罗陪伴母亲,以“子欲孝而亲不在”的紧迫感诠释现代孝道,其“家风建设是道德修行起点”的观点获得群内群友的点赞。  

元福村党总支书记公平则直击农村“穷家娇养”现象,呼吁重拾“言传身教与界限教育”,以“60年代抗压教育”补足现代家庭教育短板;神鼎山镇选调生宋一言代表“鼎新驼铃”宣讲团,以任弼时“三怕”精神为核心,阐释红色家风中“躬身奉献”的时代内核,让“骆驼精神”与传统家风形成古今呼应。

汨罗市新市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创新理论宣讲方式,依托“元福新潮”平台让党的理论深入群众。该微党课平台已成为全国基层治理典型案例,元福村评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新市街道正在推进《元福新潮》微党课书籍编纂工作,并将于7月开展家风主题延伸活动,持续推动传统家风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为乡村文明持续赋能。

责编:吴天琦

一审:吴天琦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