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石化双氧水装置氢气净化单元改造提质挖潜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2 16:49:0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日讯(通讯员 彭展 林湘 黎斯明)6月27日,湖南石化己内酰胺部双氧水(过氧化氢)装置氢气净化单元改造完工投用,经“提纯”的合格氢气引入双氧水装置两条生产线,较原计划提前3天一次开车成功。该项目投用后,可完全回收该部环己酮装置的尾氢,实现氢气资源有效利用,显著减少氢气损耗,彰显建设用时短、消除隐患见效快、经济环保收益高三大特点。

双氧水(过氧化氢)是生产过程最复杂和安全性要求最高的基础化学品之一,也是湖南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搬迁升级项目新建己内酰胺装置重要的反应原料。该公司在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中,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流化床双氧水生产技术建设两套年产能各44万吨的双氧水大型生产装置,单套规模居国内领先,具备年产27.5%标浓度的双氧水87.27万吨的能力。

该公司己内酰胺部双氧水装置氢化单元氢气来源于合成装置PSA(变压吸附)氢气及环己酮装置环己醇脱氢尾氢经TSA(变温吸附)净化后产品氢气。今年初,该部针对两股氢气中CO(一氧化碳)含量不稳定、尾氢有机物含量不合格的隐患,决定对双氧水装置实施甲烷化改造,优化装置现有TSA工艺,将净化单元系统处理后的氢气中的CO在催化剂作用下变成甲烷,使CO浓度稳定控制在1毫升/标准立方米以下,有机物含量控制在5毫升/标准立方米以下,达到双氧水生产所需原料氢气标准,实现氢气资源有效利用,大幅提升装置安全生产运行稳定性、经济性,促进安全清洁生产和降本挖潜。

该公司组建由发展规划部、工程建设部、己内酰胺部、岳阳建华公司等单位参与的无边界项目管理团队,从项目可研、立项、设计、招标、建设等各环节加强沟通,协同推进项目建设。他们坚持项目及人员安排前移,提前一天通知次日施工内容,明确每天现场施工人数和工作时长,较常规时间提前半小时开具作业票,强化实时监控,及时调整施工计划,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质效。在边生产边施工、施工场地狭小、多工种交叉作业多等条件下,己内酰胺部进一步规范现场“安全喊话”“专人监护”“安全培训”等直接作业管理,加大现场安全巡查力度,联合开展风险识别,深化党建带项目,确保项目顺利建设。

6月下旬,该项目进入开车准备阶段期间,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6月22日至23日,双氧水党支部组织党员突击队,采取“停雨开战、落雨收兵”方式,通宵奋战抢装吸水性强的吸附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为项目26日如期开车夯实基础。目前,经甲烷化单元“提纯”的氢气满足双氧水生产用氢需求,两条生产线日产双氧水2200吨,装置负荷率95%,保持安稳运行。

责编:周磊

一审:周磊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