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2 11:04:2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日讯(通讯员 刘永希 曹三妹 段志勇)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思政工作团队2022年立项“芙蓉计划”湖南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团队,该团队深耕民族教育沃土,以党建领航把稳方向,以信念之光燎燃精神火炬,以交流互鉴促进深度融合,以跨圈联动凝聚多元合力,以数智赋能创新育人场域,全方位构建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全新范式。
党建领航,深耕“三进”工作路径。团队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汇聚民族教育骨干力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锚定培育“有根、有魂、有品、有技”时代新人目标,深耕“三进”工作路径,推动铸牢教育扎根课堂、浸润头脑、融入行动。课程建设上,团队构建 “1+1+N”特色课程体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核心,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为基础,推动思政课程有机融入铸牢教育。负责人刘永希深挖吐鲁番历史文物资源,将论语・郑玄注、共命鸟织锦、伏羲女娲图等承载 “多元一体”史实的文物案例引入课堂。通过打造核心课程关键点、夯实基础课程立足点、找准特色课程发力点、筑牢拓展课程支撑点、锚定实践课程切入点,形成闭环式 “三进” 工作路径,夯实学生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2023 年,团队打造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入选湖南省普通高校思政课“金课”建设名单;2024年,团队在国家民委首届“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展示中获高职院校组优秀奖2项。
以信燎燃,构建 “六信”课程体系。团队以“信”为钥,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深度融合,围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等六大核心命题,精心构建“青春六信”课程体系,开启铸魂育人新范式。为让理论知识 “可触可感”,团队创新采用信条、信物、信件、信使等多元载体,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引导各民族学生深刻领悟“信什么”“为什么信”“怎么信”的思想内核,在青年学子心中播撒信仰的火种。团队以赛促改、促建、促教,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揽获第四届湖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竞赛特等奖、“楚怡杯” 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六信领航 打造有根有魂的特色思政课”成功立项 2024 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以交促融,优化 “五共” 育人策略。以“共知、共情、共信、共志、共行”为核心的五级递进育人策略,构建“认知-情感--信念-意向-行动” 育人链条,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以史为镜,厚植共知。团队打破历史叙事壁垒,将“六史”与西藏、新疆地方史,深度融入湖湘红色资源,以“时空交织”模式融入课堂。通过 VR 技术重现西藏农奴解放场景、讲述新疆民族团结故事,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依托“雪域连洞庭 藏汉一家亲”结对帮扶,“忆苦思甜”角色扮演、“湘吐云结对” 等活动,使参与者对 “四个与共” 形成具象认知。围绕 “五观” 教育核心,将“六信” 内容融入课程,开发“边疆教育守望者”等特色项目,激发青年使命担当。深耕文化传承,开展长乐抬阁故事会口述史研究。从洞庭湖畔躬身“守护好一江碧水”,到”追美家乡红”暑期实践丈量热土,以镜头记录《西藏学生看岳阳》的文化交融,通过多元实践引导各民族学生触摸地域文化脉搏,团队开展宣传教育足迹遍布新疆、西藏、湖南怀化等多地区,辐射超 3 万余人次。
跨圈联动,打造 “六方” 协同矩阵。打破传统教育边界,团队以跨圈联动为引擎,联合政、校、企、行、社、研 “六方”,构建起多元协同的“石榴籽师资矩阵”,凝聚起民族团结教育的强大社会合力。与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合作,将法治教育融入司法实践,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 活动,让学生沉浸式感受法律威严;携手任弼时研究会,深挖红色资源,在红区开展 “重走弼时路” 党史教育,传承革命精神;依托 “守护好一江碧水” 展陈馆、粤汉铁路工人运动陈列等阵地,打造实景课堂,推动生态环保与红色文化教育有机融合。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成员在援疆期间与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马院、吐鲁番学研究院、吐鲁番市博物馆跨界合作开发资源,创新开发“火洲文物会说话”数字人铸牢教学资源40多个,AI 技术让千年文物化身“讲解员”,生动讲述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将文化传承教育推向新高度。
数智赋能,贯通 “四维”教学治理。团队依托智慧教育联盟,利用智慧测评平台,开展智教-智学-智管-智评四维贯通教学治理,构建数字铸牢“人-机”协同新生态。虚拟仿真教学空间中,VR 技术重现土尔扈特部东归等历史场景,学生沉浸式感受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历程。数据分析评估空间如同 “智慧大脑”,通过 AI 算法分析学习数据,为 85% 的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方案,民族文化知识掌握率提升 30%。资源共享云空间汇聚海量资源,“火洲文物会说话” 数字人以生动讲解收获好评;“师说”“信说”“我说”等数字资源为学生输入榜样示范力量。团队还引入 AI 助教、伴学工具,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学生通过 AI 模拟节庆场景,在互动中感悟多元一体格局魅力。
责编:王相辉
一审:吴天琦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