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养生宜五清

    2025-07-02 11:47:23

盛夏燥热时节,年老体弱者常易因高温而诱发各种疾病。根据中医“热者凉之、燥者清之、虚者补之”的原则,清燥解热补虚乃盛夏养生之道,重中之重是做好“五清”:

1. 头脑宜清静

炎夏骄阳似火,高温蒸灼,让人感到困倦、烦躁不安,容易生气发怒。所以,首先要注重自身的精神调摄,保持恬静而愉快的情绪,学会缓解压力,避免过于激动烦躁,以防因躁助热,致心火内生。古人所说“静养勿躁”“调息静心”都有一定的道理,应避免因情志激越而伤神损体及诱发各种疾病。

2. 饮食宜清淡

炎夏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食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食有清热、祛暑、敛汗、补液之效,有助于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果如西红柿、黄瓜、苦瓜、冬瓜、丝瓜、西瓜、梨子之类。还可喝些绿茶、绿豆粥、酸梅汤等清凉饮品补水消热、生津开胃。但不可偏嗜寒凉之物,避免伤阳。不妨吃一些带酸味(加食醋)的料理,以激发食欲,还可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疾病。

3. 居室宜清凉

趁早晚室外气温较低时,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待气温渐高,及时关闭门窗,拉好窗帘,利用风扇及空调来纳凉。保持凉爽生活环境,会使人心静神安。注意电风扇不能直对身体猛吹,尤其睡时风力应适宜并摇头送风。不要整日依赖空调,温度应控制在26℃左右,每隔2~3小时换气一次,避免室内空气浑浊及引发“空调病”。

4. 游乐宜清幽

炎炎夏日不宜远途跋涉,最好就近寻幽。在凉风习习的清晨,可到树木繁茂的园林散步或锻炼,如练气功、打太极或做健身操等,吐故纳新,使精神爽利。傍晚,到公园或江滨湖畔乘凉漫步。晚上,在清凉之室,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或邀亲朋好友,品茗聊侃,同样惬意舒心。

5. 体虚宜清补

许多人一到夏季,常会感到“无病三分虚”。尤其平素体弱者,更易产生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口苦心烦、体重减轻等症状。中医强调:体虚者夏季除调节饮食外,宜适当清补。如取太子参5~6克或西洋参1~2克,泡开水代茶饮,能扶正气、除烦倦、祛暑生津等,为盛夏清补之佳品。必要时,可对症选用:沙参、玉竹、莲子、百合、芡实各10克,淮山、薏米各15克,水煎服;有清热降火、消暑解乏、祛湿开胃、除痰健肺的作用。

云南 陈日益

                                “岁月华章”银发风采展示

责编:龚琦涵

一审:龚琦涵

二审:谢峰

三审:田雄狮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