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01 20:47:58
朱蕾玲
近期,“无菌蛋”在电商平台热销,商家以“安全无菌”“可生食”为卖点,价格高出普通鸡蛋数倍。然而,农业农村部专家明确指出,鸡蛋几乎不可能实现完全无菌,“无菌蛋”实为“可生食鸡蛋”,其核心标准仅是“不得检出沙门氏菌”。这一澄清,揭开了概念炒作的外衣。
“无菌蛋”一词本身具有误导性。微生物学中,“无菌”指完全无活菌状态,而鸡蛋作为生物体,其表面和内部必然存在非致病性微生物。商家利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将“不含沙门氏菌”偷换为“完全无菌”,既违背科学常识,也涉嫌虚假宣传。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直播间以“9.9元10枚”的超低价促销,明显低于可生食鸡蛋的生产成本,其质量真实性存疑。
目前,可生食鸡蛋在国内属于新兴产品,暂时没有国家标准对它进行强制约束,市面上的可生食鸡蛋主要参考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这导致市场乱象丛生:部分企业随意标注“国际双重认证”,有的宣称“蛋壳干净即无大肠杆菌”,甚至将普通鸡蛋包装成“无菌蛋”高价销售。缺乏强制性标准,不仅让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更为伪劣产品提供了生存空间。
“无菌蛋”市场的健康发展,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更关乎整个蛋品行业的长远未来。唯有厘清其中的虚假宣传与误导概念,尽快建立并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市场秩序,才能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安全、优质的鸡蛋产品,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2024级研究生)
责编:周泽中
一审:周泽中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易博文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