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 三湘都市报 2025-07-01 17:39:07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田甜)
最近,民航局的充电宝新规可是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从 6 月 28 日起,没有 3C 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者是被召回型号的充电宝,都不能带上境内航班了。这一下,不少人都慌了神,纷纷检查自己手里的充电宝还能不能 “过关”。那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了,那些在机场被暂扣的充电宝,最后都去哪儿了呢?
据了解,各个机场的处理方式不太一样。有的机场可以办理邮寄,让旅客把充电宝寄回家;有的机场提供付费暂存服务,不过时间有限,逾期就会被视为自弃。像深圳机场,还推出了 7 天的免费暂存服务,算是比较人性化了。但也有一些机场,对于自弃的充电宝,会通过义卖等方式,把钱交给国库,或者交给专业的处理公司进行处置。
这新规一实施,效果立竿见影。新规首日,沈阳桃仙机场就处理了 2797 个充电宝,其中 1700 个通过快递寄回,1080 个被旅客自弃,只有 17 个选择暂存。上海虹桥机场首日也回收了三大筐充电宝。
那民航局为啥要突然出台这么个新规呢?其实,这背后是一连串的安全事故在敲响警钟。今年已经发生了 15 起旅客携带的充电宝在空中起火冒烟的事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差不多一倍。飞机在天上飞,一旦发生充电宝起火,狭小的客舱里,处置资源有限,灭火难度大,而且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对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都会造成极大威胁。
再加上近期多个头部品牌充电宝厂家因电芯存在安全风险,对多批次产品实施召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撤销或暂停了多个充电宝及电池芯厂家的 3C 认证。这些情况都表明,旅客随身携带的充电宝,存在着不小的安全质量隐患,给民航安全运行带来了持续增大的风险。那看完这些,大家大概可以了解,为何咱们这次的新规会如此实施了吧?
责编:田甜
一审:田甜
二审:丁鹏志
三审:张军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