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挑战”从容应战——邵阳学院在全省大赛中上下同欲再谱新篇 | 湖南日报版面头条

    2025-06-30 07:46:04

第十六届“挑战杯”财信金控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邵阳学院举行。(邵阳学院宣传部供图)

曾佰龙 余晓冬

万物竞发,栀子花开的时节,邵阳学院五泉湖畔,群贤毕至。第十六届“挑战杯”财信金控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邵阳学院举行。这是该项赛事首次在省会长沙以外的地方高校举行。经过项目展示与终审答辩,强大的省外专家评审团对全省1149件作品严格评审,57件作品荣获特等奖、123件作品荣获一等奖、237件作品获得二等奖、619件作品获得三等奖,邵阳学院选送的23件作品获得7个特等奖、6个一等奖和10个三等奖,以团体总分全省第2的好成绩再次捧得“优胜杯”和“优秀组织奖”,并首次捧得“特别贡献奖”。

作为东道主的邵阳学院,成功举办了该赛事,做到了赛前筹备紧锣密鼓、赛事项目精准培育、赛事文化吸睛亮眼、赛事创新赋能发展、赛事保障有力温暖、赛事成绩不负芳华。

“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该校从今年1月份开始酝酿“挑战杯”项目,发动全校师生踊跃报名参加,123个系级推选项目进入校赛。第一轮校级复赛,49个项目入围;第二轮筛选出30个;第三轮省赛选拔赛推荐了23个,精益求精,力争打造精品。在此基础上,学校团委和各二级学院通力合作,对标大赛章程,对23个精品项目进行反复细致的打磨,让每个项目团队面对“挑战”从容应战。

该校电气工程学院项目指导老师刘白杨,学生时代开始参加“挑战杯”,有一次被分到了“死亡之组”,只拿到湖南省二等奖,怀着这样的遗憾,这次他带着学生团队精心打磨《10KV 高压线路自动化开关终端状态在线检测、故障智能感知与自主修复装置》项目,圆梦“挑战杯”,拿到了省级特等奖。“之所以能成功拿下特等奖,一是离不开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二是校友蒋兴良教授给予技术实验平台的数据支持。”刘白杨说。

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项目指导老师匡泓锦带着全国三下乡优秀团队,唱着原汁原味的苗侗歌曲,参加“挑战杯”,她们精心打磨的参赛项目《文化强国背景下苗侗音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融合研究——基于湘黔2省15县2346个样本的调查报告》也获得了省级特等奖。团队成员、大二学生杜梦瑶说:“参加音乐比赛,比的是专业唱功,重在表现力,而参加‘挑战杯’比的是学术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场竞赛让我在调研方法、AI打谱和创作、文案写作等诸多方面都有所提升。”团队成员、大二学生方树云说:“‘挑战杯’比赛让我对苗侗音乐的感性热爱,变成了理性的思考,思想提升到了对民族音乐的保护与发展的高度。”

资江潮涌,激荡创新智慧;雪峰云卷,舒展科创蓝图。从东道主到“大满贯”,“挑战杯”带给邵阳学院什么?对在爬坡上坎中的邵阳学院而言,这次竞赛既是一次全方位的展示,也是一次战斗力的考验,是“上下同欲写华章”的崭新篇章。“这届‘挑战杯’赛首次在长沙以外的地方高校举办,这是对我们的信任和认可。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大赛的顺利举办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努力用‘赛事+’赋予‘挑战杯’文化的厚度与创新的温度。我们也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学习借鉴各兄弟院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引导广大学子聚焦国家战略,让更多科技创新的‘金点子’成为‘金种子’结出‘金果子’。”邵阳学院党委书记宁立伟说。

责编:周洋

一审:陆益平

二审:张文杰

三审:邹丽娜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