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养老和住房将迎这些变化,你都知道吗?

    2025-06-27 15:47:03

39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针对一系列住房热点问题回应了民生关切其中,不少内容与养老息息相关为我们养老居住环境的改善带来了新契机。

                         房地产市场平稳,筑牢养老经济根基

倪虹部长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今年一、二月份以来,保持止跌回稳的积极势头。对于有房产的老年人来说,房产价值的稳定是其重要资产保障。

稳定的楼市也意味着经济大环境的向好,这对养老金的稳定发放、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等都有着间接却关键的影响。楼市稳住,养老的经济根基也更牢固。住建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坚决稳住楼市。在巩固政策组合拳效果方面,把降息、增贷、减税等政策效应充分释放出来,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这一系列政策不仅刺激房地产市场,从长远看,也能促进经济活力,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更肥沃的土壤。例如,降息可能会降低养老社区建设的融资成本,让更多优质养老社区有机会落地;增贷或许能帮助老年人改善居住环境,实现“以房养老”等模式的更好运作。

                               为人民群众建设“好房子”

当前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正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建设“好房子”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这一点在养老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倪虹部长透露,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在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其中一项是把住宅的层高标准提高到不低于 3 米。

更高的层高标准意味着更宽敞舒适的居住空间,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样的空间更有利于活动,减少压抑感,提升生活质量。各地首先要把保障房建成“好房子”,政府的民生工程带头示范。这对于有养老需求且经济条件有限的老年人来说,是个极大的利好消息。未来或许能有更多符合养老需求的保障房,如配备无障碍设施、紧急呼叫系统等,让老年人住得安全又舒适。

不仅新房子要建成“好房子”,也要结合城市更新,把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在很多老旧小区,居住着大量老年人。通过城市更新,对老房子进行改造,如加装电梯,方便老年人上下楼;翻新外立面,增强房屋的保暖隔热性能;进行防漏水改造,改善居住舒适度;布局街心公园,为老年人提供休闲活动场所;改善周边公共服务,如增加社区医疗服务点等,都能极大地提升老年人的居住体验。

                         完整社区建设,聚焦“一老一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倪虹部长在记者会上表示,今年大力推进完整社区建设,重点聚焦“一老一小”,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增补托育服务设施、儿童活动场地。

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建设无障碍通道,方便老年人出行;增设社区老年食堂,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题;推广应用“一键通”应急呼叫系统,为老年人的安全保驾护航。这些设施的完善,让老年人在社区内就能享受到便捷的生活服务,真正实现“居家养老”的舒适与安心。

通过开展城市体检,找准“一老一小”服务设施短板弱项,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优先配建居民最关心、最需要、最期盼的社区服务设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社区将更加适合老年人居住,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充满幸福与温暖。

    “岁月华章"银发风采展示

责编:龚琦涵

一审:龚琦涵

二审:谢峰

三审:田雄狮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