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中的阻垢剂会导致骨质疏松?

邵文亚     2025-06-27 11:00:58

近期,在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有些净水器为了防止结垢,会在过滤水中加入含磷酸盐的阻垢剂,而长期喝这样的含磷水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那么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先说结论,这类说法乍看科学,但实际上偷换了概念、忽视了剂量的影响。为了弄清楚阻垢剂到底是什么,会起到哪些作用,就让我们先从净水器的原理说起。

反渗透净水器原理是啥?

净水器的基本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杂质、污染物和异味,以提高饮水的感官质量和安全性。根据处理技术的不同,市面上的净水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活性炭过滤型、超滤膜型、纳滤型、反渗透型等。其中,反渗透净水器是目前最常见、过滤效果最彻底的类型。

反渗透净水器

“反渗透”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分离水分子和溶解物质的高效物理净化方式。它的核心在于利用高压将原水压入一层纳米级别的半透膜,只有水分子可以透过膜,而大于 0.0001 微米的杂质,如钙镁离子、重金属、病毒、细菌等都被阻挡并排出。

最终,反渗透净水器将水分为两路:一路是“纯水”——去除了大部分溶质;另一路是“浓缩水”——带走被截留的杂质,通常会通过排水管排出。

反渗透净水原理图 

“阻垢剂”用在哪儿?

在净水器中,特别是使用反渗透技术的设备里,水中的钙、镁离子如果浓度较高,会在反渗透膜表面沉积形成碳酸钙、硫酸钙等硬垢,从而堵塞膜孔、降低净水效率,甚至损坏滤芯。

因此,为了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部分设备会在前置处理单元中引入阻垢剂。常见阻垢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多聚磷酸盐,这是一类常用于食品、饮料、净水等领域的低毒性无机化合物,在生活中早已广泛存在。

磷酸盐可以通过螯合与络合反应,将水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包裹”起来,阻止它们形成晶体沉淀,从而有效抑制水垢生成。它的优势在于使用剂量极小,多数会与浓缩水一起排出,并非全部进入饮用水中,其已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如肉类保水剂、奶酪稳定剂与锅炉/工业水处理领域。

换句话说,阻垢剂中的磷酸盐并非是“净水残留”问题的制造者,而是一种控制设备运行稳定性的技术手段。

在饮水中磷酸盐的摄入会超标吗?

水中微量磷酸盐设定了严格的限制值,只要在合理剂量内,其对人体健康的风险非常低。净水器采用阻垢剂原本是一种安全的技术,国际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的《饮用水处理装置-感官影响》(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Units - Aesthetic Effects)标准规定产出的水中,磷酸盐的限值最小为 0.5mg/L,最大限值为 10mg/L(这个标准是从口感出发的,不符合标准的水喝起来会有怪味,这里作为上限参考)。

标准规定磷酸盐的含量

就算我们以上限10 mg/L 来计算:假设每天饮水量为 2 升, 磷酸盐摄入量为:10 mg/L×2 L = 20 mg/天。

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2023 版)》,成人每日推荐磷摄入量(RNI)为 680-720 m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 3500 mg/天。

还有一项名为《阻垢剂对家用反渗透净水机的防污堵效果及阻垢机理》的研究发现,仅需6~8g阻垢剂,就足以让净水机顺利处理20t以上的水,且性能只有一点下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算一下,就算把8g阻垢剂直接溶于20t水中,浓度能有多少。而且该研究还发现,阻垢剂加得太多反而会降低净水系统的性能。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日常膳食中超过 90% 的磷酸盐摄入来自于食物,相比之下,净水器水中那一点点磷酸盐,实在微不足道,属于可“忽略不计”级别的摄入量。

磷酸盐会导致骨质疏松吗?

其实,人体内的钙磷代谢非常复杂,并非单一物质能够决定的。钙和磷是构成人体骨骼的两种重要矿物质,二者在骨骼中以羟基磷灰石的形式共存。人体对磷的吸收、储存与代谢受到多种激素调节,如甲状旁腺激素、成纤维生长因子 23、维生素 D 等。

当磷摄入量极度过高,可能影响钙的吸收,但前提通常是同时钙摄入不足、维生素 D 缺乏、肾功能受损等因素并存,才可能干扰钙磷平衡。因此,不是磷越多越危险,而是钙磷比例失调+慢性异常状态才有风险。

而在日常饮食结构中,高磷所引发的骨质疏松风险主要见于以下人群:长期过量饮用含磷酸的碳酸饮料(偶尔喝不用担心)、肾脏无法有效排磷的慢性肾病患者、钙摄入不足、维生素 D 缺乏、缺乏运动等协同因素。

一些汽水中有磷酸成分

不过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中,磷酸盐的影响绝不是主要因素。

如何科学选购净水器

总之,磷酸盐类阻垢剂的添加目的是防止反渗透膜结垢、延长滤芯寿命,。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可测的负面影响,更无导致骨质疏松的现实依据。在选购和使用净水器时,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四条实用原则,做到科学使用、安心饮水:

1、看资质。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查看是否具备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阻垢剂、滤芯材料等均需纳入安全评估。

2、查结构。关注产品说明书中是否标注“阻垢剂”“多聚磷酸盐”等成分及使用方式。部分高端反渗透净水器也可通过改进膜材或增加软水前处理环节,实现无需阻垢剂的方案。

3、重维护。及时更换滤芯和阻垢剂模块,不要长期不更换或使用过期组件,避免因污染、老化带来新的水质风险。

4、看需求。并非所有家庭都必须使用阻垢剂,若自来水水质较软、反渗透膜使用频率低,可选择无阻垢剂型号;若使用电热水壶频繁结垢,说明钙镁离子含量高,合理使用阻垢剂有助于保护设备和提升出水口感。

小结

“阻垢剂中的磷酸盐会导致骨质疏松”这一说法是以偏概全、脱离剂量谈毒性的典型例子。正常使用符合规范的净水设备,根本不需要为微量磷酸盐担心。与其过度担忧饮水,不如从饮食结构、运动、钙摄入等多方面来科学防治骨质疏松。

(来源:科普中国)

责编:伍芳芳

一审:伍芳芳

二审:姚瑶

三审:黄维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