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青 2025-06-27 08:33:00
沅水为笔绘名片
——怀化“三江一湾”掠影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青青
沅水悠悠流淌,将安江、洪江、芷江、榆树湾等地域如珍珠般串联起来。这里不仅有解码稻作文明的考古现场,还有对话东盟的开放窗口;既有商道文化的活态传承,也有和平文化的创新表达。助力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怀化“三江一湾”正以沅水为媒,递出一张崭新的文旅名片。
安江:稻作文明的见证之地
(安江农校纪念园饱饭碑)
"上下七千年,古今两神农",安江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灿烂的农耕文明。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高庙遗址,出土了距今7400年的碳化稻谷。隔江相望的安江农校纪念园,则见证了袁隆平院士37年潜心研究杂交水稻的奋斗历程。
(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苑夜景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雨 摄)
如今的安江,正以"一园一苑"为核心,打造高庙遗址考古公园和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苑两大片区。漫步其间,既能探访高庙遗址的远古遗迹,又能在隆平书店品读农耕文化,在航天种子馆感受科技力量。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中华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
洪江:双古城共述沅水繁华
(沅水与巫水交汇处的洪江古商城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敏 摄)
"一个包袱一把伞,来到洪江当老板。"位于沅水与巫水交汇处的洪江古商城,完好保存着380余栋明清古建筑,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商城"。那些斑驳的窨子屋、沧桑的镖局、古朴的钱庄,无不诉说着当年"商贾云集、货通天下"的繁华盛景。
(洪江市黔阳古城如一幅水墨画卷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敏 摄)
溯沅水而上半小时,便到了始建于2200多年前的洪江市黔阳古城。青石板铺就的街巷两侧,明清建筑鳞次栉比。城边沅水之畔的芙蓉楼,因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千古绝唱而名扬天下。两城串联,共述沅水繁华。
(黔阳古城内明清建筑鳞次栉比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敏 摄)
芷江:和平之城的时代回响
芷江受降纪念坊(杨志东 摄)
"全面抗战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1945年8月21日,日本降使在此签署投降备忘录,芷江因此成为胜利之城。如今,血字造型的受降纪念坊巍然矗立,受降纪念馆内3000多件珍贵文物静静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龙津风雨桥夜景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青青 摄)
这座侗族风情浓郁的县城,还保留着始建于明代的龙津风雨桥。全木结构的桥身不用一钉一铆,堪称建筑奇迹。登临桥上的观赏亭,舞水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和谐共生。
榆树湾:开放发展的时代新篇
沈从文笔下"烧一袋烟走通头"的小镇,如今已跃升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怀化国际陆港更让这座山城成为对外开放前沿。
(榆树湾文旅综合体建设现场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敏 摄)
借旅发大会东风,鹤城区正打造"一轴三点"城市会客厅:天问岛项目以数字技术再现屈原文化,榆树湾文旅综合体展现市井烟火,东盟集项目则汇聚异域风情。从"火车拖来的城市"到"国际陆港新城",榆树湾的变迁正是怀化发展的生动缩影。
责编:黄欣然
一审:黄欣然
二审:李夏涛
三审:肖畅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