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移风易俗“做减法” 乡村幸福“做加法”

何咪 赵彬 易紫轩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26 17:06:01

推广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26日讯(通讯员 何咪 赵彬 易紫轩)村里统一规定红白喜事的花费,少了攀比心,减轻了家庭负担和习俗压力,大家的关系更近了,村民凝聚力越来越强,幸福指数也不断提升。”6月25日,蓝山县毛俊镇鹊峰村文化广场的大树下,村干部与村民们围坐一团你一言,我一语,讨论文明新风给村里带来的崭新变化。

刚查完高考成绩的村民李如意激动又喜悦,她的分数远超本科录取线按当地习俗,升学宴必不可少,且必须办得“体面”。村红白理事会便上门走访,与其家长耐心沟通,宣传村规民约。最终,李如意家决定在农家小院聚餐,用更简约的方式庆祝升学。

家里只邀请了至亲为我庆祝,我感觉很满足,有热闹的氛围,又不铺张浪费,父母也更轻松。李如意说道。

少了人情负担,村民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在低保户李恪帅家,一支由村干部、村民自发组织的义工服务队正帮他打扫房间、折叠被褥、洗菜煮饭,原本略显杂乱的屋子焕然一新。

焕然一新的不只是李恪帅家2023年以来,村创新推出“义工服务建家园”机制,制定了《村民义工服务管理办法》组建10多个义工小组,涵盖建筑、文艺、农技等领域。实施以来,累计8000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筹资80多万元用于改造庭院经济、环境卫生治理、帮扶困难户等

如今,鹊峰村婚丧宴席人均随礼从800元降至100元,厚葬薄养现象清零,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万元。村口的“文明红黑榜”每月更新,简办宴席的家庭、活跃义工被公示表彰。从“人情负担”到“互助共享”,村的蜕变印证整治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件要事。

当升学宴的鞭炮声变成书本的翻页声,当宴席的排场钱化作帮扶的暖心款,文明新风吹散攀比旧习,乡村振兴的文明根基悄然筑牢和美乡村的新画卷也正徐徐展开。

责编:郭利

一审:郭利

二审:李礼壹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