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联 2025-06-26 10:57:58

《折腰》收视爆火,令观众“折腰”之处在哪里?
文|蒋华
古装剧《折腰》开播即创下腾讯视频年度热度纪录,首播10分钟站内热度破2万,豆瓣开分9.7,社交媒体单日话题阅读量超5亿。这部由宋祖儿、刘宇宁主演的剧集,改编自蓬莱客同名小说,以东汉末年为背景,讲述乔家幼女小乔替姐联姻宿敌魏劭,从权谋博弈到相知相守的故事。没有过多的宣传,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究竟有何令观众“折腰”之处?
权谋与情感的“双线共振”
现在的古装偶像剧什么套路基本上都玩过了,但现在的古偶电视剧还是习惯停留在舒适圈,套用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那样的成功模板,看几部剧跟看一部剧没有太多区别。《折腰》在这点上还是有大胆突破,它摒弃了传统古偶“恋爱至上”的单薄叙事,而是以家族世仇为基底,将权谋斗争与情感发展交织推进,形成强烈的戏剧张力。

一是疏紧得当。剧中,魏劭因乔家背弃盟约导致父兄惨死,立誓复仇;小乔为保全家族替姐出嫁,两人从互相试探到逐渐信任。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甜宠”,而是充满博弈与算计。例如,婚礼当日魏劭派兵伏击花轿,小乔却以智破局,分析利弊说服他暂缓报复。这种“刀尖上跳舞”的紧张感,让情感线更具说服力。而“捂眼吻”“雨夜追妻”等名场面,也让剧情在紧张之中带着甜。这种既能密不透风,又能疏可跑马的剧情设计,让观众欲罢不能。
二是格局宏大。与多数古装剧聚焦帝王将相不同,《折腰》通过乔家姐妹的视角展现乱世中普通家族的生存困境。例如,小乔以嫁妆修缮水井、道路收买民心,又故意立“恶女”人设为魏劭树立明君形象。这些情节既凸显女主的政治智慧,也暗讽了封建时代女性被工具化的命运。而魏劭从“复仇机器”到仁君的成长,则呼应了主题——“百姓需要的不是征战,而是和平”。

三是姐妹温情。剧中大乔(何泓姗饰)与小乔的互动成为亮点。大乔天真柔弱却甘愿为家族牺牲,小乔机敏果敢助姐姐私奔,两人在乱世中相互托付的深情,被赞“仙品支线”。这种不靠“雌竞”推动的姐妹关系,打破了古装剧女性角色脸谱化的窠臼。
反差塑造与演技加持
《折腰》的演员选择起初备受争议,至于原因,简单说一下就是宋祖儿之前陷入税务风波,刘宇宁一直被嘲为“古偶丑男”。但这次让他俩担纲男女主角,竟产生了超乎寻常的“化学反应”,真正实现了演员“1+1大于2”的作用。

宋祖儿饰演的小乔,既有世家女的优雅,又有乱世求存的狠劲。她的哭戏极具感染力——雨中名场面,从绝望到强撑尊严的眼神变化,让观众瞬间共情。而面对魏劭的威慑时,她以柔克刚的台词处理(如“君侯若要杀我,何必等到今日?”),既显智慧又不失风骨。这种“柔中带刚”的特质,与原著中穿越女的现代意识暗合,成为角色脱颖而出的关键。
刘宇宁的魏劭是争议与惊喜并存的存在。外形上,他并非传统古装美男,但190cm的身高与战损造型贴合枭雄人设,被观众调侃“糙得恰到好处”。演技上,他通过细节刻画角色的矛盾:初期的暴戾(如挥剑逼问小乔)、后期的柔情(为妻子挡箭),层次分明。

何泓姗饰演的大乔,将天真与哀愁融于一身,私奔戏中笑泪交织的表演令人动容;宣璐的反派苏娥皇不靠浓妆黑化,仅凭眼神转换就展现权谋野心;金士杰演绎的乔圭则在阴鸷与慈祥间无缝切换;刘晓庆饰演的徐夫人,一个转身回眸便立住“乱世家主”的气场。这些配角不抢戏却足够亮眼,共同构建了鲜活的群像图谱。
电影级审美与历史质感的融合
《折腰》的视觉呈现是其“破圈”的重要推手。导演邓科(代表作《与凤行》)擅于将古典美学与现代叙事结合,此次更在服化道与镜头语言上精益求精。
剧中服饰严格参照晚唐风格,小乔的红嫁衣刺绣暗藏乔家族徽,魏劭的重甲则凸显其武将身份。场景设计亦见匠心,烛火摇曳的室内戏强化情感张力,战场废墟与新生绿芽的对比隐喻乱世希望。

导演的镜头语言也用得非常好,如魏劭屠城后的血雾中,小乔一袭白衣立于尸骸间的画面,直观展现仇恨与救赎的碰撞。而“捂眼吻”等亲密戏采用特写与慢镜头,既保留古偶浪漫,又避免低俗感。
在古装剧同质化严重的当下,《折腰》以“权谋不儿戏,恋爱不降智”脱颖而出。其弱化原著中的“性张力”,强化家国情怀的改编,更符合现代价值观。
《折腰》的爆火,证明不是古偶不行,而是好剧本太久没出现。而且,当快餐式制作泛滥时,《折腰》以工匠精神完成美学升维。
回到标题上来,《折腰》为什么让观众“折腰”?因为只有尊重观众智商的作品,才会让观众和市场“折腰”。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