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联 2025-06-25 10:39:00
文|何世华
候鸟振翅,划破长空,它们的羽翼掠过山川湖海,在天地间勾勒出动人的生命轨迹。《候鸟》作为一首公益歌曲,从诞生之初便承载着创作者们对自然生灵的关爱与守护之情。它犹如一曲由翅膀谱写的生态长歌,将候鸟迁徙的壮丽图景、人与自然的深厚羁绊,化作灵动的音符与真挚的歌词,在音乐的时空中徐徐展开。它不仅是对候鸟生命旅程的真切记录,更是创作者们以音乐为笔,书写下的生态保护的动人篇章。
歌曲以候鸟的迁徙为核心叙事线索,生动地描绘了候鸟迁徙的壮丽图景与艰辛历程。歌词中“迎着风展翅高飞,远方有未知的美,涉千山万水来回”,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候鸟不畏艰难、勇敢追逐远方的形象,让听众仿佛看到候鸟在广袤天空中翱翔的身影。“看过了四季轮回,穿越过南北经纬,风雨中不曾后退”,进一步强调了候鸟迁徙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挑战,展现出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
通过对候鸟的赞美与描绘,歌曲传递出深刻的生态保护理念。“我是那一只候鸟,轻轻地我来了,这里的人们对我很好,谢谢你山和水,谢谢你友好的人类”,以候鸟的视角,表达了对人类善意与自然环境的感激之情,呼吁人们尊重和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这种将生态保护主题融入歌曲的创作方式,使生态保护理念不再是枯燥的口号,而是通过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和歌词,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激发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与保护意识。
结合创作者刘兴国的工作背景,他作为双牌县日月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工作人员,常年与候鸟打交道,对候鸟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了解。这种亲身经历使得歌曲的主题立意更加真实、真挚,也让歌曲成为了他表达对候鸟保护热情与决心的载体。同时,湖南永州“千年鸟道”的特殊地理位置,为歌曲增添了地域文化特色,使歌曲所传达的生态保护理念更具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候鸟》的歌词创作如同候鸟翅膀掠过的痕迹,充满诗意与深情。从诗意的角度来看,歌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营造出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浪漫的氛围。“越过了高山流水,经过了荒漠堡垒,阳光月色交相辉映,在那天空写下壮美”,高山流水、荒漠堡垒、阳光月色等意象的组合,描绘出了候鸟迁徙途中多样的自然景观,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
在情感表达方面,歌词真挚动人,既有对候鸟的赞美与怜惜,也有候鸟对人类和自然的感恩之情。“回忆里有家的氛围”,短短一句,便赋予候鸟以情感,让它们不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生物,而是有情感、有记忆的生命个体,拉近了听众与候鸟之间的距离,使听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副歌部分反复出现的“谢谢你山和水,谢谢你友好的人类,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再会”,将候鸟的感恩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歌词的修改过程也体现了创作者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细节的重视。原歌词中“无惧风雨兼程的伤痕”改为“风中故事在天空描绘”,这一修改不仅在语言上更加优美、富有诗意,更准确地体现了候鸟迁徙的艰辛与壮美,使歌词的意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音乐创作上,《候鸟》的旋律优美流畅,与歌词相得益彰。曲作者刘兴国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通过旋律将其完美地呈现出来。歌曲的开头以舒缓的旋律引入,仿佛候鸟在天空中缓缓展翅,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随着歌词内容的推进,旋律逐渐变得激昂,如“迎着风展翅高飞,远方有未知的美”等段落,旋律的起伏与候鸟飞翔的姿态相呼应,展现出候鸟的勇敢与坚定。
节奏的运用也十分巧妙,在歌曲的不同部分采用了不同的节奏型,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在描绘候鸟迁徙的艰辛过程时,节奏稍显紧凑,如“涉千山万水来回”“风雨中不曾后退”等段落,通过紧凑的节奏表现出候鸟在迁徙途中的紧迫感和顽强的毅力。而在副歌部分,节奏相对舒缓,旋律优美抒情,突出了候鸟对人类和自然的感恩之情,使听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编曲方面,歌曲《世界赠与我的》编曲曹正杰老师的精心制作使得歌曲的音乐层次更加丰富。通过运用不同的乐器和音效,为歌曲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例如,在歌曲中加入了弦乐,增强了音乐的情感表达;运用轻盈的打击乐器,模拟候鸟飞翔的声音,使听众仿佛能够感受到候鸟在身边飞过,进一步增强了歌曲的感染力和代入感。
湖南省歌舞剧院肖杰老师的演唱,为歌曲插上了情感的翅膀。他以精湛的演唱技巧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完美地诠释了歌曲的内涵。在歌曲开头,轻柔的嗓音如候鸟悄然飞来;激昂段落中,声音力度的增强,展现出候鸟的勇敢无畏;副歌部分,饱含深情的演唱,将候鸟的感恩之情娓娓道来。肖杰老师富有感染力的歌声,让听众仿佛与候鸟一同展翅高飞,深刻体会到歌曲中蕴含的生态保护理念与对候鸟的关爱之情。
《候鸟》在社会各界的广泛传播,让生态保护的理念如候鸟的翅膀般,飞向更多人的心中。无论是在永州市林业局的团建活动,还是双牌县“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以及湖南阳明山“和”文化生态旅游节开幕式上,歌曲都引发了强烈反响。它让更多人了解到候鸟迁徙的不易与保护候鸟的重要性,激发了人们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
《候鸟》这曲由翅膀谱写的生态长歌,以音乐为媒介,将候鸟的生命故事、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以及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编织成一首动人的乐章。这首歌托举起的远不止于生物保护的重任,它更在人类日益逼仄的精神天空中,奋力划出了一道回归生命本源的航线。当“风中故事”被年复一年在天空描绘,我们终于懂得——守护那穿越千山万水的翅膀,本质上是在守护人类自身灵魂深处对辽阔、对自由、对万物共生之和谐境界的向往,与那份永不磨灭的乡愁深深共鸣。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