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25-06-24 18:16:03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评论员 张军 视频 刘文
最新传出的关于伊朗与以色列宣布停火的消息是个好事,但我更担心这是双方“打累了歇一会”。因为消息本身就呈现出复杂且矛盾的一面。根据两国媒体报道,双方似乎达成了停火共识,但伊以官方始终未正式确认,且战场动态与停火声明存在显著冲突。
首先美方主导的停火框架与实际冲突是撕裂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于 6 月 23 日宣布伊以达成“全面彻底停火”,设计了分阶段停火流程。然而,这一单方面宣言立即遭遇现实挑战:停火声明发布后,德黑兰东北部区域发生爆炸,居民称“听到战机轰鸣声”;以色列国防军也确认伊朗发射多轮导弹,以方启动防空系统拦截。这种“宣言停火”与“实战继续”的割裂,凸显出协议执行的脆弱性。
其次以色列此次军事行动的核心目标是摧毁伊朗核设施并斩首其军事领导层。代号“狮子的力量”的空袭行动中,以色列不仅炸毁纳坦兹核设施,还定点清除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等9名高层。这种“外科手术式打击”旨在瘫痪伊朗战争机器,为后续外交施压创造条件。停火协议的提出,更像是以色列在实现阶段性目标后,试图将战果固化为政治筹码。
伊朗的导弹反击行动虽未对以色列造成重大伤亡,却传递出明确信号:其核计划具备分散化、地下化特征,难以被彻底摧毁。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强调“伊朗不会对侵略坐视不理”,实则是在维护“抵抗轴心”的战略信誉,避免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等地区盟友对其领导力产生动摇。
这几方各怀心思,也就注定了停火协议的脆弱性,而且当前停火协议明显缺乏法律约束力,双方对停火条件仍然存在根本分歧。伊朗要求以色列停止“非法侵略”,而以色列坚持将停火与伊朗放弃核计划挂钩。这种立场对立意味着停火随时可能破裂。此外,以色列军方暗示“仍可袭击伊朗数千个目标”,伊朗革命卫队则威胁“激活美国境内沉睡特工”,显示冲突升级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此次停火事件折射出中东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大国博弈、民族矛盾、宗教冲突与核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使得任何停火协议都难以超越短期利益考量。
对于伊朗与以色列而言,停火更多是战略喘息而非和解,双方核心矛盾(核问题、地区霸权)仍未解决。国际社会需警惕“停火 - 冲突 - 再停火”的恶性循环,推动建立长效对话机制,否则中东将继续沦为大国角力的棋盘,和平曙光依然遥遥无期。
责编:许利文
一审:刘文
二审:张军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