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义 王姣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24 10:40:5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李成义 王姣
暴雨如注,倾天而泻。
2025年6月18日至21日,张家界市遭遇2003年以来最为猛烈的一次“特强”等级强降雨,平均降雨量达338.7毫米,桑植县以671.3毫米的累计降雨量成为该时段全省最大降雨点,桑植县五道水镇12小时降雨量398.9毫米、24小时降雨量523.5毫米均突破张家界历史极值,24小时降雨量位居湖南省历史第二位。
19日7时30分,出现洪峰水位294.05米——超1954年建站以来最高水位,约为五十年一遇!
19日13时40分,澧水干流桑植(三)水文站出现洪峰水位262.38米,相应流量7300立方米每秒,超保证水位2.38米;13时55分,澧水干流澧水张家界站超警戒水位0.02米,“澧水2025年第1号洪水”形成;18时55分,澧水张家界站出现洪峰水位164.26米,相应流量7300立方米每秒,超警戒水位1.26米。
截至6月23日12时,本轮强降雨已造成342691人受灾,43986人紧急避险转移,27080人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28.648亿元。
面对这场极端强降雨,张家界市吹响了保卫生命的冲锋号角!一场与极端自然灾害的殊死搏斗全面展开。
未雨绸缪:责任闭环筑起“防洪大堤”
“18日起进入雨水集中期。18日至21日有持续性强降雨,致灾风险高”。暴雨来临前的七天内,市气象部门提前向市委、市政府及市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报送气象资料,向社会提早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吹响了张家界市防汛抗灾的“第一哨”。
6月18日18时,张家界市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Ⅳ级;6月19日2时,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启动自然灾害救助Ⅳ级应急响应;6月19日8时,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6月20日11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昼夜奋战,张家界市全面打响了防汛抗灾救灾的攻坚战。
战时状态,断然举措。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实行AB岗指挥,组建9个工作组,气象、水文等部门联合办公,24小时值班值守。8名市级领导包保区县,79名处级干部包保乡镇,34个行业部门赴受灾严重区域指导抗灾救灾。
一日一会商、一日一调度、一日一督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督导抗洪的身影高频出现在、茅岩河、洪家湾水库、溪口、岩泊渡等区县城区、乡镇村落、山塘水库、隐患岸边……
“应急措施必须到位!责任机制坚决落实!”市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发挥总调度、总指挥、总协调、总督导作用,市级领导驻点区县,区县领导驻点乡镇,乡镇及村社区干部包组包户,职能部门分行业分领域分层级建立“领导包行业、干部包点位”责任机制。
自上而下,全市防汛抗灾救灾责任压实在每一个岗位,任务分解到每一名干部,一张覆盖全域、环环相扣的“责任闭环网”高效运转。
据了解,得益于提前调节库区库容,尽管本轮强降雨桑植县多个乡镇雨量雨强突破历史极值,但洪峰水位低于同期。
水利部门提前调度9座大中型水库,共计腾库约1.2亿立方米,为河流沿线抵御洪峰赢得了宝贵时间。全市252座水库本轮降雨共拦蓄洪水4.26亿立方米。
气象部门强降雨期间共发送预警短信127万余人次,针对涉灾群众首次开展“靶向霸屏闪信预警”49万人次。
水文部门提前三天预测澧水干流可能发生涨幅超5米的洪水过程,提前11小时发布澧水北源洪水预警,提前7小时精准预判澧水北源凉水口站附近河段涨幅超10米,提前9小时精准锁定桑植站洪峰流量。
全市各级媒体在所有平台、运用所有形式密集发布气象信息、避险救灾信息等1万余条(次),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每一个角落,让群众第一时间掌握汛情动态。
组织部门、群团组织纷纷发出号召倡议,动员党员、干部、群众以及两代表一委员投入战斗、守护家园。
一时间,党员干部与群众心连着心、手挽着手,连夜作战、连续作战,以必胜的信念和决心筑起张家界防汛抗灾的另一道“防洪大堤”。
向险而行:“钢铁之躯”托举生命方舟
“开饭喽!”6月20日16时,桑植县细砂坪学校的一处安置点,安置群众排成两列,有序用餐。
自6月18日转移避险以来,他们在教室改造的安置点内安全度汛,饮水热食,保障周全。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市委、市政府的指令就是铁律。
暴雨压境,市、县、乡、村四级联动,闻“汛”而动、闻令疾行。“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一场与洪水赛跑的生命大转移争分夺秒,只为牢牢守住“生命安全”的底线。
汛情告急,八方支援。各方力量化身“移动堤坝”,为群众生命安全筑起一道道防护墙。
在桑植县,汹涌的洪水倒灌城区,不少乡镇农田淹没、房屋严重受损,道路、电力、网络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断。桑植县成为我省本轮强降雨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县。专业救援队伍、机关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民兵、青年志愿者纷纷加入战斗,扛着沙袋筑起防水墙,转移商品物资,疏散周边群众,尽最大可能降低损失。
“快走!水要来了!”19日凌晨4时许,永定区沅古坪镇柏杨坪村上演惊心动魄的一幕。值守干部深陷齐膝泥泞,拳头擂响门板。
40分钟,10户25人全部撤离!
20日晚零溪河水位暴涨,慈利县零阳街道零溪村13组,出村道路完全受阻,村庄成为“孤岛”。县人武部组织30多名民兵驾驶冲锋舟,安全转移100多名被困群众。
武陵源区则提前研判实行临时闭园管理,地毯式排查风险隐患,全方位落实防汛应急预案,确保了本地居民和在张海内外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从桑植到永定,从慈利到武陵源,溇澧大地,干部群众枕戈待旦。
持续的暴雨导致部分低洼地段被淹没,一些中考考生出行受阻,受灾区县公安、交警、医疗保障、城管等部门组成党员突击队为考生护航,就近安置考生,并紧急调运被褥、毛巾等生活必需品,以贴心守护保障考生安心赴考。
暴雨里、黑夜中,一双双有力的手,一副副钢铁般的肩膀,托举起承载希望的“生命方舟”。
众志成城:爱心汇聚守护家园命脉
“截至6月22日下午5点,桑植县慈善总会共接收捐赠资金228969.66元,接收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862746元。”在桑植县公布的“6·18”洪灾接收捐赠情况公示名单里,我们看到了爱心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关怀与善举。
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及省直单位领导带队下沉张家界一线指导防汛抗灾救灾,并紧急调拨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受灾群众紧急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
6月19日以来,国家消防救援局湖南机动队伍紧急调集125名消防救援指战员、省消防救援总队和市消防救援支队迅速集结158名消防救援指战员星夜驰援,全面展开排涝清淤攻坚战,兵分多路支持桑植县开展抗洪抢险、灾后恢复工作。
市应急管理局紧急调拨折叠床500张、棉被1000床、毛毯1000床等应急物资,并第一时间运抵桑植、慈利等受灾严重的区县。同时,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张家界市紧急驰援永定区、慈利县,执行排涝清淤任务。
电力、通信、交通、供水等部门全力加快受损基础设施、专业设备恢复,为城乡居民做好基本生活保障。
受淹地区,乡镇街道干部、村社区干部、卫生健康工作人员携手群众查隐患、清淤泥、清杂草、防疫消杀,严防次生灾害发生。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中央、省、兄弟市县……四面八方的爱心暖流汇聚到这里。这不仅是物资,更是莫大的鼓舞。
从风雨如晦到云开日出,张家界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在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土地上,干部群众正勠力同心投入到灾后重建和新一轮防汛抗灾中。
责编:上官智慧
一审:上官智慧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