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报》 2025-06-23 15:41:18
在湖南长沙,有这样一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他专注橘子研究37年,被誉为“柑橘院士”。在他的努力下,柑橘这一普通水果实现了绿色加工、产品升级换代和资源综合利用,全身都变成了宝。
从留学发现差距到助力企业出口
单杨1963年2月出生于湖南攸县,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大学毕业后,他机缘巧合进入食品工程科技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柑橘加工。1986年,他被欧共体援助项目选中,派往西班牙交流学习。彼时,西班牙食品加工业发达,是世界“柑橘罐头王国”。在那里,单杨对比国内外柑橘加工产业,发现我国存在原料贮藏腐损率高、加工原料不能周年供应、缺少标准化生产线、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与欧美日等国差距巨大。
回国后,单杨组建了仅7人的食品加工团队,在基础薄弱、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身兼多岗。经过不懈努力,团队取得系列科技成果,形成产学研用技术模式,将目光投向市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2000年,湖南一家从事柑橘加工的中小企业负责人找到他,希望做出口罐头。在单杨团队指导下,该公司出口罐头整瓣率达到96%,比西班牙还高出3个百分点。
用科技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单杨团队创新开发柑橘加工原料绿色贮(冻)藏技术及配套设施,构建绿色标准化加工技术体系,建立高效高值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实现柑橘绿色加工、产品升级换代和资源综合利用。其研发的技术使橘子中多种功能活性成分得以提取,中国柑橘罐头、类黄酮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超80%和60%,果胶、香精油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单杨认为柑橘产业发展需大协作、大联合,他联合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国家柑橘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带领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产品市场垄断,推动企业实现从“OEM贴牌代加工”到“ODM自主设计”再到“OBM自有品牌”的转变。
逐步替代国外高品质食品
如今,单杨团队已成为我国食品加工与质量安全领域的重要力量。对于未来,单杨目标清晰,希望将国外高品质食品逐步替代。如针对柑橘全果汁,他联合企业攻关,已制订团体标准,即将实施规模化生产。
单杨还寄语年轻学者,一是要学无止境、学以致用,建议博士生至少有一年发达国家学习经历,拓宽视野、掌握先进方法技能后用于科研;二是要潜心钻研、笃志不倦,专注一个方向研究到底,做到极致,成为专家。
《文萃报》3462期综合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等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范彬
来源:《文萃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