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区大作为⑫丨缺什么就教什么,蓝山793名农民“上大学”

何咪 钟玉斌 肖小红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23 10:59:31

推广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23日讯(通讯员 何咪 钟玉斌 肖小红)近日,永州市开放大学蓝山分校组织2023年秋季农民大学生走进毛俊镇鹊峰村及蓝山县原种场,开展“学经验、强技能、促振兴”主题社会实践,以“理论+实践”融合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蓝山县原种场场长骆勇兵热情满满,授课老师廖奇葵结合20余年种植经验,围绕砂糖橘栽培管理、贮藏技术及市场行情等内容展开“接地气”教学。

“何时疏果最关键?”“沃柑种植误区有哪些?”学员们现场提问互动,收获实用技术。学员杨福表示:“比书本更实用!回去就试这些方法。”

在葡萄种植基地,个体老板李总以“小葡萄串起大产业”为主题,为学员揭开规模种植的人力、物力投入与运营“密码”,让大家直观感受特色农业的产业潜力。

三村合并的鹊峰村,实践团学习“同心议事会”民主治理模式与“六小园”微景观改造经验。村书记李恪六介绍,鹊峰村自2023年6月全面启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投资80余万元,重点实施道路加宽、空心房拆除、污水管道埋设、规范生活垃圾收集等工程,盘活的闲置土地被用于发展庭院经济,实现“拆旧”与“建新”“增绿”“增收”的有机结合。并通过积分“红黑榜”管理机制,推行人居环境整治积分考核奖励制度,激发村民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要我美”向“我要美”转变。

“发动群众参与、共享成果,才是乡村治理的关键。”农民大学生们感慨道,此次学习收获颇丰,原种场技术、葡萄园经验、鹊峰村治理方法均成服务家乡“法宝”,未来将转化所学助力发展。

据了解2015年开始,蓝山县严格落实“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把农村党员干部培养作为重点任务,致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新型农村实用人才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从技术赋能到治理创新,“走村串场”的实践,让“乡村振兴”种子在农民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截至目前,蓝山县已开展“实践教学”9场已有793名农民大学生接受实践培训。该县表示,后续将探索更多“沉浸式”模式,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土人才。

责编:严万达

一审:郭利

二审:严万达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