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23 11:55:20
文|张湘彦
当阿勒泰的风掠过草原,诉说着游牧民族的千年传奇;当普洱的古茶林沙沙作响,吟唱着茶马古道的商帮往事…… 在文旅产业以“故事”破圈的时代浪潮中,株洲正以一场别开生面的讲解员大赛,为城市文化注入蓬勃的生命力。
这场赛事如磁石般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热情参与:既有来自摩洛哥的国际友人用双语讲述中国故事,也有身着校服的莘莘学子,从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到朝气蓬勃的高校青年踊跃登台;既有深耕红色文化的资深传播者,也有扎根乡村的振兴实践者同台竞技;还有穿梭于城市地标间的形象代言人倾情演绎……多元视角与专业素养的碰撞,为株洲文旅事业绘就了一幅活力四射的画卷。
一支小小的讲解话筒,此刻正承载着工业文明的厚重年轮、红色历史的炽热温度、非遗技艺的灵动韵律,将株洲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让沉睡的文化在声音中焕发崭新的生机。
从赛场比拼到文化传承:让讲述者成为城市代言人
殊不知,这场讲解员大赛的独特价值,在于重新定义了“城市叙事权”的归属。当决赛聚光灯亮起之时,金银铜奖得主接过的不仅是荣誉证书,更是株洲故事讲述的接力棒。而主办方株洲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将为获奖者开辟专业等级评定的绿色通道,让讲解服务与市场化价值直接挂钩。
这也意味着,一位能将“轨道交通发展史”讲得荡气回肠的讲解员,其讲述本身便可能成为可量化的文化产品。而“劳动奖章”“三八红旗奖章”等市级荣誉的优先推荐机制,正推动讲述者从幕后走向台前,逐步成长为城市文化的“官方代言人”。
从赛事活动到产业孵化:构建文旅融合新生态
此次大赛的深远意义,在于构建赛前培训、赛中竞技、赛后孵化的全周期培育体系,形成“故事孵化器”的创新模式,将一次性赛事转化为持续的文化生产力。
从初赛脱颖而出的百名选手,不仅接受了专业培训,还获得了丰富的文化素材库:湘赣历史学者深度解码株洲“火车拉来的城市”工业基因,新媒体导师指导选手用短视频“翻译”醴陵釉下彩的烧制技艺。赛后,大赛更是通过“直播株洲”专栏,让讲解员化身为云端说书人,让株洲故事突破地域界限,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文化实践到行业赋能:探索文旅发展新路径
株洲的实践揭示了一个深刻命题:当标准化景观难以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故事力正成为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于是乎,这场大赛的意义远远不止于选拔优秀讲解员,更在于构建“挖掘文化基因—培育讲述人才—创新传播方式—反哺文旅生态”的完整闭环。
众所周知,文旅的竞争,本质是文化的竞争。当高楼大厦让城市面貌趋于同质化,唯有扎根土地的文化故事能赋予风景以灵魂。而当沉默的文物被赋予声音,当尘封的历史注入温度,城市文化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株洲以讲解员大赛为支点,以小话筒撬动全民参与文化传播的热情,同时也印证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文化的生命力,不在玻璃展柜里的静态陈列,而在于让每个讲述者都成为城市精神的载体,让每段声音都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这既是文旅行业的觉醒,更是城市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
责编:胡雪怡
一审:廖慧文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