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22 15:11:06
湘潭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推动《湖南省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条例》的实施,通过代表建议和五级人大代表联动方式,推动湘潭市将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经费列入市本级财政预算,开创了全省市州的先例,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人大指导、代表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湘潭模式”,为湘潭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注入了创新动力。
文物是历史的馈赠,记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优秀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作为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和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湘潭留下了大量历史文化遗产。面对数量庞大、类型多样、保护需求复杂的文化遗产,我市是如何来守护的?
省级文保单位“毛泽东青年时代湘潭活动旧址”是一系列散落在湘潭城区的历史遗存,自2020年起,历时4年,旧址从破败不堪到保护修缮、从无人问津到门庭若市,湘潭成功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新路子,以“湘潭经验”书写文物保护利用时代答卷。
举目皆文化,俯首皆遗迹,这是湘潭文物资源丰富的生动写照。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潭宝汽车站、写满女侠革命故事的秋瑾故居、见证湘潭商业繁荣的北五省会馆……沿着雨湖区湘江风光带漫步,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遗产令人惊叹。其中,宽裕粮行、毛福昌号、三义井格外耀眼夺目,只因它们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毛泽东。
位于雨湖区十八总沙湾的宽裕粮行始建于清光绪年间。青年毛泽东曾被父亲送到这里当学徒,但他对经商之道不感兴趣,觉得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于半年后报考了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毛福昌号和三义井位于雨湖区城正街。毛福昌号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期间,每逢往返韶山长沙途经湘潭时,即在此住宿。三义井始凿修于明中期,在毛福昌号居住时,毛泽东常在此取水、沐浴。保留完好的湖南第一师范1913年学生名册中,毛泽东名下“通讯处”一栏这样注明着:“省城三泰街彭福泰或湘潭三义井毛福昌号”。
宽裕粮行、毛福昌号、三义井是多角度反映毛泽东在青年时代早期(1910-1918)活动情况的珍稀历史遗存,它们见证了青年毛泽东坚定求学道路、孕育并形成革命思想的人生历程,是整个湖南省内极少数反映毛泽东在青年时代活动轨迹的遗产之一,是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
时间沉淀了文物的内涵,也侵蚀着文物的本体。见证着青年毛泽东成长故事的宽裕粮行、毛福昌号、三义井的破败景象一度令人叹惋——随着水路衰落、商业变迁,它们早已褪去繁华,徒留一丝荒凉。遗落在偏僻一角的宽裕粮行,仅存的两层半高砖瓦建筑墙体开裂、屋顶透光,毛福昌号里面七零八落,三义井只剩两眼井口。仿佛风烛残年的老者一般,它们面临着坍塌、消失的危险。
近年来,湘潭市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连续多年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市委重点推进改革事项清单,出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湘潭市落实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工作方案》等多个文件,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开展文物工作调研、文物安全检查及专题会议。
当破旧的宽裕粮行、毛福昌号、三义井发出无声的呐喊,湘潭开始行动起来!
2020年,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位调度宽裕粮行、毛福昌号、三义井保护修缮工作,赴国、省文物部门汇报修缮工作,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以市政府名义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以“毛泽东青年时代湘潭活动旧址”为名,将宽裕粮行、毛福昌号、三义井与昭山古蹬道一起打包申报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2月,在第十一批湖南省级文保单位名录中,“毛泽东青年时代湘潭活动旧址”赫然在列。
2022年,保护性修缮工程启动,省文物局拨付420余万元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一场令人期待的修缮事宜随即展开。
如果说,政府主导为文物保护工作强化了组织保障,那么,人大、政协指导以及社会力量的参与,则为文物事业注入了蓬勃活力。
市人大积极推动《湖南省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条例》的实施,通过代表建议和五级人大代表联动方式,推动湘潭市将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经费列入市本级财政预算,开创了全省市州的先例,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人大指导、代表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湘潭模式”,为湘潭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注入了创新动力。
近3年来,各级文物部门收到关于毛泽东青年时代湘潭活动旧址保护利用建议提案14件。其中,在2022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屈胜提出关于支持毛泽东青年时代湘潭活动旧址励志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议,该建议在会议期间就得到了文旅部、国家发改委相关司室的电话回访和答复。2024年,全国人大代表彭小彦又一次将“关于支持毛泽东青年时代湘潭活动旧址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上。
省人大代表、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兰广湘高度关注此事。2023年1月,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兰广湘提出将毛泽东青年时代湘潭活动旧址励志教育基地(宽裕粮行)建设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支持毛泽东青年时代湘潭活动旧址(宽裕粮行)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专项资金的建议等。这些建议引起了省文旅厅、省党史研究院、省文物局等单位的高度重视,推动了宽裕粮行旧址系统性保护工程和学习教育基地创建等。
面对资金困难,兰广湘主动带头捐资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得到了省市统战部门、侨联等大力支持。兰广湘个人捐款20万元,从北京、陕西、山东等侨界募集了50万元,又联系了爱心企业,最终成功募集修缮项目及系统性保护项目资金2000万元。
2023年5月,宽裕粮行完成修缮。
2024年9月,毛福昌号完成修缮。
2024年10月,三义井完成修缮。
当人们再次走在河西湘江风光带上,眼前的全新面貌令人振奋。
修缮后的宽裕粮行,还原了“单开间四进,仅两米多宽,进身却有20来米长”“小青瓦屋面”等历史面貌。站在这里,仿佛可以看见青年毛泽东踌躇满志的身影,可以感受当年商旅往来的喧闹景象。在新建的毛泽东青年时代活动旧址励志教育基地广场上,宽裕粮行与毛泽东诗词浮雕一起,诉说着一代伟人的绝代风华。毛福昌号再现了清朝店铺形象,三义井外建起了凉亭,人们又可以在井里取水了。
人们欣然发现,这些曾经被城市围挡隔离的角落,逐渐有了络绎不绝的游人。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市领导来了。“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湘潭故事”“要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全力推进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加快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现场指示背后,是旧址已然成为湘潭热门红色景点的事实。
湘潭市民、党员干部来了。“以前我只知道这里是辉煌的湘潭米市,还不知道跟毛主席有关呢!”大家在宽裕粮行的一砖一瓦中感受历史脉搏,聆听伟人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青少年朋友来了。“宽裕粮行见证了毛泽东主席心忧天下、走上革命道路的人生转折……”2024年以来,不少中小学生红色研学行程中多了“宽裕粮行”,孩子们在革命旧址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
省内外一批又一批参观者慕名而来,江水滔滔,旧址不再沉寂,伟人青年时代的足迹映照着人们奋进的前路。
目前,湘潭市正在通过多种方式挖掘毛泽东青年时代湘潭活动旧址文物价值并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积极实施毛福昌号、宽裕粮行展示利用工程,将旧址保护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努力让文物“活”起来。
责编:郭宸
一审:郭宸
二审:苏莉
三审:唐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