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22 09:38:5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22日讯(通讯员 刘辉军)6 月20 日- 21日,永州市彭国超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与湖南省邓东海高中政治名师网络工作室、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李静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娄底市王义龙中小学思政名师工作室携手,在湖南智慧教育平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合教研活动。此次活动以“析 2025 年《法律与生活》高考试题,谈如何上好《法律与生活》”为主题,吸引了四个工作室共计69名老师热情参与,共同为高中政治教研事业添砖加瓦。
活动期间,老师们围绕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话题讨论,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最终形成了8000余字的发言文字资料。双峰县第一中学教师王义龙担任此次活动主讲人,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深厚的专业素养,为大家带来了独到的见解与深刻的分析,为后续的讨论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众多发言中,彭国超的观点获得了最多点赞。他指出,“2025 年高考虽已结束,《法律与生活》试题及答案尚未公布,但回顾近几年高考试题,能发现其延续了‘以生活情境为载体、以法律思维为核心、以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命题逻辑。近年来,高考试题常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如相邻权、肖像权、名誉权、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等知识点的考查,均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在考查形式上,选择题考点覆盖广泛,主观题则常将民事权利与争议解决方式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及理性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基于此,彭国超认为在《法律与生活》教学中可从两方面着力。一方面,注重案例教学,选取真实、典型且贴近学生生活的法律案例,如日常生活中的购物纠纷、网络侵权、邻里矛盾等,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培养从具体案例中提炼法律问题、运用法律规则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法律思维体系。另一方面,强化知识整合。《法律与生活》涉及多个法律领域,知识点繁杂,教师需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搭建知识框架,如系统整合民事权利中的人身权、财产权、知识产权等内容,明晰各知识点关联与区别,同时引导学生将《法律与生活》与《政治与法治》《逻辑与思维》等模块知识融会贯通,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此次联合教研活动彰显了省市名师工作室通力合作的良好态势。通过跨区域交流,老师们分享经验、交流思想,为高中政治教研注入了新活力。活动得到了参与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对理解《法律与生活》高考试题、把握教学方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助于接下来的一轮复习教学工作。它不仅拓宽了教学思路,还为教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达到了预期的活动效果,为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编:陈程
一审:陈程
二审:严万达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