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2 09:24:01
编者按
如果你对工作甚至人生正感到迷茫,那不妨看下“格子”以外的生活方式。近日,日籍华语作家吉井忍最新力作《格外的活法》由文汇出版社出版。该书介绍了12种普通人的“另类”生活方式,在豆瓣获得高评分。本文走近该书编辑欧阳,听她聊聊这本书背后的故事。
新羽
记者:大家对“格外”有许多理解。比如“规格之外”“出格”“格子外”“非常好”,编辑老师如何解读“格外”?另外,封面上的“extra-ordinary”一词想传达什么信息?
编辑:一开始商量书名的时候,吉井老师提到了一个日语词“规格外”。吉井老师解释说,这个词在日语中一般用来形容那些没有那么完美的蔬果——不满足“出货规格”的蔬果。比如表皮有些破损的茄子、色泽没有那么均匀的苹果,它们没有机会出现在超市的货架上。但你可以在路边的小摊上买到一些,味道根本不比超市的差,也有人专门来排队买这些既便宜又新鲜的蔬果。听了这么一番阐释,我们都觉得这个概念特别合适,于是在几次讨论中延伸出了“格外”这个书名。
“格外”这个词在中文里,一般又会多用来表示“格外好”这样的积极意义。想到这个中文词之后,我们也很自然地想到英文词extra-ordinary。为了显示出“标准之外”以及“格外好”这样的双关意味,我们用一个连接符,extra-ordinary,也算是埋了一个小彩蛋,等待有心的读者发现。
记者:本书的“格外”与这些年流行的“躺平”一词有什么区别?
编辑:“躺平”的定义似乎有些模糊。如果说“躺平”是对“内卷”的一种抵抗,理解为一种“不作为”的话,那“格外”和“躺平”的区别是非常大的。因为书中的人物都在很努力地活着。有一些人看起来特立独行一些,但也有一些人是勤勤恳恳的上班族,或是从事卖鱼生意等相对传统的职业。他们在认定自己要做的事情之后,会认真地对待这件事和自己的人生,不糊弄,也真诚地接纳这个选择背后带来的“代价”。
记者:书的封面上设计了一把椅子,这意味着什么?
编辑:这也是吉井老师提供的灵感。她提到说,椅子和房子不一样,房子可能会让你很难离开,但椅子不会,你想走的时候随时走,不会像房子一样束缚你。同时,椅子也是一个人的“位置”。就像从东京大书店跑到冲绳开小书店的宇田智子,她在文章最后说到“做生意这么长时间发现自己没什么商业头脑,但自己蛮擅长坐在这里的”。借由这本书,我们也希望读者能够找到自己适合、喜欢坐的那把椅子。
记者:你最喜欢书中哪个人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有没有让你产生新的看法?
编辑:我个人蛮喜欢香取义人那个故事的。跟书中其他受访者相比,他相对来说看似没有那么“特别”,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他对待工作很认真,能够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认可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对待自己的爱好也很认真,可以持续多年不求回报地做一件事。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辞职才是“格外”。但其实,不辞职也可以“格外”。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