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汛”而动丨桑植县河口乡抗洪记:暗夜中的坚守与重生

甘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6-21 18:56:3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21日讯 (通讯员 甘健6月的大地,本应是被夏日暖阳温柔抚摸,田野间麦浪轻涌、瓜果渐熟的时节然而,6月1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打破了这份宁静,将河口乡拖入了一场与灾难抗争的艰难战役。

暴雨如注倾盆而下,在夜晚短短几个小时内,将积攒的力量毫无保留地倾泻在这片土地上。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涨,浑浊的浪涛裹挟着泥沙、杂物,疯狂地拍打着河岸、房屋,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当防汛应急1级响应的号角在雨夜中吹响,一场关乎生命与希望的接力赛就此拉开帷幕。

夜幕沉沉,如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将暴雨中的河口乡紧紧笼罩。应急小分队的队员们,手持电筒,身影在雨幕中穿梭,他们组成的“敲门小组”,挨家挨户地敲响每一扇可能存在危险的门。“老乡,快醒醒!洪水来了,赶紧跟我们转移!”急促的呼喊声,在风雨的呼啸中显得有些微弱,却又如此坚定有力,穿透黑夜,唤醒熟睡的村民。

在一户切坡建房的人家前,队员们费了好大劲才敲开房门。屋内,一位老人行动不便,子女又不在身边。应急队员小李毫不犹豫地背起老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水中前行,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模糊了视线,可他的脚步却没有丝毫迟疑。同行的队员则帮着收拾一些紧要物品,搀扶着老人的老伴,一步步向着安置点走去。一路上,洪水几乎要没过膝盖,每一步都充满艰难,但他们的眼神中只有一个信念:安全转移群众。

转移完老人,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户。此时,河水仍在上涨,部分低洼地段的积水已经深到腰部,车辆无法通行,队员们只能靠双脚,蹚着水一家家排查。手电筒的光在黑暗中摇曳,像是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为村民们指引着安全的方向。就这样,一整夜,他们的身影在风雨中从未停歇,直到最后一位受威胁的群众被妥善安置,天边已泛起了鱼肚白。

6月19日,当黎明的曙光艰难地穿透厚重的云层,洒在满是疮痍的河口乡时,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巡查安全隐患。党员干部们顾不上休息,又分成多个小组,深入到各个村落、田间地头,对可能出现山体滑坡、房屋倒塌的区域进行细致排查。在巡查到地质灾害点时,以咱村党支部书记叶家洲发现山体有松动迹象,泥土不断滑落。他立即拉响警报,组织附近的村民撤离,并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这关系到每一位乡亲的生命安全,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叶家洲严肃地说道。

与此同时,生产自救的行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在被洪水浸泡的农田里,农民们重新整理田埂;牲畜养殖场里,养殖户们忙着抢救被围困的牲畜,清理淤泥,为尽快恢复养殖做准备。尽管每个人都身心俱疲,但大家没有丝毫抱怨,齐心协力,共同面对这场灾难。村里的年轻人自发组成了抢险突击队,帮助年老体弱的村民搬运物资、修缮房屋;妇女们则在安置点为大家准备饭菜、照顾孩子,后方保障井然有序。

在这场与洪水的较量中,河口乡的干部群众用行动诠释了团结的力量。他们在黑暗中相互扶持,在困境中奋勇向前,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放弃。洪水虽然冲毁了他们的家园,但冲不垮他们的意志;虽然带来了伤痛,但也让他们更加懂得珍惜和守护。相信在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河口乡定能从灾难的废墟中重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编:向韬

一审:向韬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